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近日,由家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平台主办的2025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家庭教育领域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协会代表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指导,中国儿童中心主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承办。活动旨在搭建全国性家庭教育经验共享平台,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育人合力,助力儿童全面成长与家庭和谐发展。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成效。她指出,专委会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组织培训教材编写以及推动新时代家庭观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需持续赋能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为家庭教育事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表示,当前家庭教育事业正迎来政策支持与理论实践双突破的发展新阶段。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国儿童中心通过设立家庭教育部、建设家长学校等举措,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为期三天,聚焦家庭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实践应用。与会专家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评估分析”“教联体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区域进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分享了多地创新案例与研究成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活动主办方表示,本次交流不仅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者搭建了经验共享的桥梁,更通过凝聚实践共识,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将持续推动家庭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育人生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