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大连10月31日电 题:大连守砖人费广业:用收藏守护百年历史记忆
中新网记者 杨毅
在大连这座滨海城市,有位被称作“守砖人”的特殊文化守护者——费广业。这位从初中数学讲台走下的创业者,用17年时间收藏上万片老花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一己之力为20世纪初东北特色文化筑起“保护墙”,让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老物件重焕生机。

从三尺讲台到文化守望者
费广业与老花砖的缘分始于2018年营口熊岳镇的明清老街。当他在一座百年老宅中看到镶嵌着几何纹样花砖的炕柜时,砖面细腻的浮雕工艺和岁月沉淀的包浆瞬间击中了他。“这些砖块就像打开时光隧道的钥匙,每道纹路都在诉说百年前的故事。”这位出生于瓦房店农村的数学教师,从此踏上了文化守护之路。
尽管在讲台上耕耘了17年,费广业始终保持着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他利用课余时间走遍辽南地区,从拆迁工地到古玩市场,默默收集散落民间的老花砖。2022年正式辞去教职后,他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场“抢救性保护”行动中。

跨越山海的收藏征程
“老花砖主要流行于1915-1935年间,最初由欧洲传入印度、东南亚,后经日本传入中国东北。”费广业的研究显示,这些采用进口颜料、手工压模的瓷砖,曾是达官显贵宅邸的标配,“每片砖都是那个时代审美与工艺的结晶”。
面对国内老花砖加速流失的现状,费广业开启了全国搜寻模式。从辽源藏友手中重金购得珍品时,他驱车9小时赶在对方出国前完成交易;为收集闽南地区特色花砖,他多次往返于大连与厦门之间。目前其收藏已涵盖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等数百个品类,其中不乏单价数千元的孤品。
“有位沈阳藏友得知我买砖是为了建博物馆,主动将珍藏的清代花砖半卖半赠。”费广业感动地说,这种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正在形成共鸣。据统计,其收藏规模已达全国前列,成为研究近代东北建筑装饰的重要实物资料库。

让历史记忆活起来
走进费广业位于西岗区的收藏馆,200平米的展厅宛如时光胶囊:墙壁上镶嵌的菱形花砖与炕柜上的卷草纹砖相映成趣,阳光透过彩绘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光影。这位守护者正在筹备更宏大的计划——建立东北首家花砖专题博物馆。
“这些砖块记录着殖民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历史,每片都是不可复制的文化密码。”费广业展示着手机里的博物馆设计图,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计划通过数字化技术还原花砖制作工艺,结合AR技术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让年轻一代在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
目前,其收藏馆已与多所高校达成研学合作,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当游客抚摸这些百年砖块时,他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冰冷的瓷面,更是一个时代的温度。”费广业期待,这座即将诞生的博物馆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让大连的城市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