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巴丹吉林沙漠惊艳欧洲:沙湖奇观与草原风情引爆国际关注

时间:2025-11-20 04:04: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欢

中新网阿拉善10月31日电 题:巴丹吉林沙漠惊艳欧洲:沙湖奇观与草原风情引爆国际关注

中新网记者 陈峰

当悠扬的马头琴声飘过塞纳河,豪迈的蒙古舞步点燃巴黎街头,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盛宴正在欧洲大陆上演。近日,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牧骑艺术团以极具震撼力的表演,将中国西北的沙漠奇观与草原文化带到法国巴黎,现场来自法国、比利时及全球各地的观众纷纷驻足,惊叹声与掌声响彻埃菲尔铁塔下。

乌兰牧骑演员在埃菲尔铁塔下表演蒙古舞

图为乌兰牧骑演员在埃菲尔铁塔下跳起蒙古舞。王禹 摄

北京时间10月28日至11月2日,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为主题的欧洲巡展活动持续升温。这场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主办的系列活动,既是2024年该遗产地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的首次国际巡展,也是"世界自然遗产走进世界百所高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计划的重要组成。

活动期间,宣介团队在巴黎、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设立主题展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生态论坛,并深入法国、比利时的市政厅、交通枢纽、博物馆、学校社区等场所,通过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座谈交流等40余场活动,构建起立体化的文化传播网络。从埃菲尔铁塔下的快闪表演到布鲁塞尔广场的民俗体验,中国西北的生态奇迹与人文魅力持续刷屏欧洲社交媒体。

法国摄影师观看巴丹吉林沙漠图片展

图为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观看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图片展。王禹 摄

"那些镶嵌在金色沙丘间的湖泊,就像散落的蓝宝石,至今难忘!"法国知名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在展览现场激动地分享。这位曾深入巴丹吉林沙漠创作的外国艺术家,用镜头记录下128个形态各异的湖泊景观。他特别提到,沙漠中最高达460米的沙峰与终年不涸的湖泊形成的"沙漠千湖"奇观,彻底颠覆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西北的认知。

作为世界第四大沙漠、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以4.7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孕育着"奇峰、鸣沙、湖泊、古庙、神泉"五大自然奇观。其中144个内陆湖泊中,12个为常年淡水湖,苏敏吉林湖盐度仅为海水的1/6,这种独特的地理现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沙漠生态系统的活化石"。

欧洲推介活动现场盛况

图为推介活动现场。王禹 摄

"这次展览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西部。"法国文化讲解员保罗在参观后感慨,阿拉善不仅有壮美的自然景观,其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积淀同样令人震撼。活动现场特别设置的"阿拉善文化长廊",通过3D复原技术重现曼德拉山岩画、贺兰山壁画等历史遗迹,配合马头琴制作、蒙古族服饰等非遗展演,构建起多维度的文化体验空间。

此次欧洲巡展突破单一景点推广模式,系统呈现阿拉善盟的生态保护成果、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及特色文旅资源。在布鲁塞尔举办的产业对接会上,当地企业与阿拉善盟签署三项绿色能源合作协议,标志着中欧在荒漠化治理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表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阿拉善盟通过"世界遗产+文化IP"的创新模式,成功搭建起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随着中欧绿色伙伴关系的深化,这片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土地,正在向世界讲述着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