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山西榆社“五个一点”模式:破解欠发达农村养老困局

时间:2025-11-21 03:45: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于晓艳

山西榆社农村养老服务驿站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帅 摄

  【中新网晋中11月19日电】(高雨晴)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欠发达地区,如何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山西省榆社县通过创新探索“五个一点”资金保障机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11月19日,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国栋系统介绍了这一模式。

  老龄化困境倒逼机制创新

  作为省级重点帮扶县,榆社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4%,农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比例更是超过85%。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当地曾尝试多种养老模式,但因资金缺口大、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未能推广。谭国栋坦言:“关键要解决钱从哪来、机制如何建立、如何长效运行三大核心问题。”

  “五个一点”构建多元筹资体系

  经过反复论证,榆社县创新推出“财政支持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自力更生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复合型筹资机制:

  • 财政兜底:每年优先安排专项预算,近三年累计投入12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确保养老服务“有场地、有设备”;
  • 集体助力:统筹光伏收益等集体资金900余万元,覆盖养老驿站人员工资及水、电、暖等日常运营开支;
  • 个人分担:按每人每天10元标准收取服务费,涵盖助餐、助医、助浴等“七助”服务,同时鼓励老人通过帮厨、参与“小菜园”种植等方式抵扣费用;
  • 自力更生:各村利用闲置土地建设“小菜园”,为老年食堂提供食材,降低运营成本;
  • 社会参与:发动乡贤、企业及爱心人士捐赠,形成全社会尊老助老的良好氛围。

  机制保障:从“输血”到“造血”

  谭国栋特别强调,该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通过建立抱团互助、医养结合、社区食堂等运行机制,实现了从“政府包办”到“多元共治”的转变。例如,针对失能老人,养老驿站与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定期巡诊、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推行“邻里互助”制度,由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老人。

  成效显著:服务覆盖率超95%

  数据显示,榆社县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驿站162个,覆盖169个行政村的95%以上,农村、社区、机构等老年人满意度达98%。“现在老人们不仅能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还能参加书法、戏曲等文娱活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谭国栋表示。

  业内专家指出,榆社“五个一点”模式为欠发达地区破解农村养老困局提供了新思路,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激活政府、集体、个人、社会四方力量,形成可持续的养老服务生态。随着该模式在更多地区推广,或将助力全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