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刘帅 摄
【中新网晋中11月19日电】(高雨晴)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欠发达地区,如何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山西省榆社县通过创新探索“五个一点”资金保障机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11月19日,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国栋系统介绍了这一模式。
老龄化困境倒逼机制创新
作为省级重点帮扶县,榆社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4%,农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比例更是超过85%。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当地曾尝试多种养老模式,但因资金缺口大、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未能推广。谭国栋坦言:“关键要解决钱从哪来、机制如何建立、如何长效运行三大核心问题。”
“五个一点”构建多元筹资体系
经过反复论证,榆社县创新推出“财政支持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自力更生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复合型筹资机制:
机制保障:从“输血”到“造血”
谭国栋特别强调,该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通过建立抱团互助、医养结合、社区食堂等运行机制,实现了从“政府包办”到“多元共治”的转变。例如,针对失能老人,养老驿站与乡镇卫生院签订服务协议,提供定期巡诊、康复护理等专业化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推行“邻里互助”制度,由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老人。
成效显著:服务覆盖率超95%
数据显示,榆社县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驿站162个,覆盖169个行政村的95%以上,农村、社区、机构等老年人满意度达98%。“现在老人们不仅能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还能参加书法、戏曲等文娱活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谭国栋表示。
业内专家指出,榆社“五个一点”模式为欠发达地区破解农村养老困局提供了新思路,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激活政府、集体、个人、社会四方力量,形成可持续的养老服务生态。随着该模式在更多地区推广,或将助力全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