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11月20日电(记者 向一鹏) 2025世界计算大会20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全球计算领域年度盛会,本届大会不仅发布了2025全球计算十大创新成就,还前瞻性预判了2026全球计算十大发展趋势,为全球计算产业提供战略指引。
十大创新成就:定义计算新高度
据大会发布,十大创新成就涵盖算力规模、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三大维度:
- 算力规模跃迁:全球计算正式迈入ZFLOPS(每秒十万亿亿次浮点运算)时代,计算能力指数级增长,区域性计算集群加速协同发展;
- 技术突破引领:神经形态处理器实现首次商业部署,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取得关键进展;
- 产业生态重构:算力网络架构深度优化,分布式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加速,推动全球计算资源高效配置。
十大发展趋势:指引未来方向
大会同步发布的2026全球计算十大发展趋势聚焦技术演进与产业变革:
- 供应链多极化:全球计算供应链格局加速重构,多元主体参与竞争与合作;
- 架构深度演进:计算架构突破“内存墙”“带宽墙”桎梏,存算一体、异构集成等技术成为主流;
- 服务模式创新:模型即服务(MaaS)推动算力普惠化,算力优化工具层效能倍增,赋能千行百业;
- 绿色低碳转型:液冷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普及,计算产业迈向可持续发展。
中国算力:全球领跑者
大会现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透露,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截至2025年6月底:
-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 智能算力规模突破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 形成“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的全国算力网络骨架。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进一步指出,中国先进计算产业在算力供给、关键技术突破与自主创新方面成效显著,AI芯片与大模型试验应用加速落地,算力总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前沿展示: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
本届大会以“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现场展出超智融合算力集群、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创新产品。与会专家围绕先进计算、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研讨,共探计算产业未来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