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增刊《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显示,中国城市在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中首次占据超过半数的席位,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中国科研实力的显著提升。其中,北京继续蝉联自2016年以来的全球科研城市榜首位置,展现了其作为国际科研中心的强大实力。
自然指数,这一由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下属机构精心编制并定期发布的指标,已成为追踪全球科研机构在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医学健康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贡献情况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反映了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城市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
根据自然指数对全球主要城市和都市圈2024年科研产出的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的表现尤为抢眼。从2023年的五席增至2024年的六席,中国城市首次在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中占据超过半数的席位。北京不仅保持了全球科研城市的领头羊地位,上海也稳居第二,展现了中国科研城市的强劲势头。
进一步分析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我们发现北京在2023年至2024年间的科研产出增幅超过了9%,而上海的增幅更是接近20%。相比之下,同期全球十强中的所有美国城市的份额均出现了下滑,这无疑凸显了中国城市在科研领域的崛起和竞争力。
除北京和上海外,进入全球十强的其他科研城市依次为美国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广州、美国旧金山湾区、武汉、美国巴尔的摩-华盛顿都市圈以及杭州。值得一提的是,多个中国城市的排名实现了显著提升:广州从第八位跃升至第六位,武汉从第九位上升至第八位,而杭州更是从第十三位跻身前十,展现了中国城市科研实力的全面开花。
增刊还深入分析了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五大学科领域中的表现。中国城市在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这三个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甚至首次包揽了化学领域的全球前十名,在另外两个领域也各占六席。北京在这三个领域均位居全球第一,再次证明了中国城市在科研领域的卓越实力。
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在一份声明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城市的科研表现:“中国城市继续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大多数学科领域增强领先地位。今年的增刊也显示,当科研人员开展跨越国界、学科,以及内陆与沿海之间的合作时,就有可能产生强大的现实影响力,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