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洋学徒”深山识百草:解码中医药文化的世界之旅

时间:2025-11-21 11:5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韦俊龙

中新网金华11月18日电 题:“洋学徒”深山识百草:解码中医药文化的世界之旅

作者 张煜欢 刘子琳

深秋的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来自纳米比亚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小虎手持枯叶,闭目轻嗅后睁开双眼,在记录本上快速写下:“金樱子,蔷薇科,干燥成熟果实,固精缩尿、涩肠止泻。”这位在华学习六年的“洋学徒”,正与队友们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在密林中寻找指定药材。

国际选手在比赛中切白芍

跨国寻药:9国学子共探本草奥秘

11月16日至18日,这场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寻药比赛吸引了来自美国、西班牙、纳米比亚、加纳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32名留学生。在占地4558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手们需在48小时内完成药材辨识、炮制工艺、临床应用等六大环节的考核。

在白术炮制区,小虎团队独创的“分组控火法”引发热议。这位首次接触柴火灶的非洲青年将队员分为控火组与翻炒组,通过精准配合将炒制温度控制在120℃至130℃之间。“这就像做化学实验,温度偏差超过5℃就会影响药效。”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解释道。比赛现场,各国学子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交流着炮制心得,铁铲与铁锅碰撞出独特的文化交响。

选手在比赛中交流

文化共鸣:跨越山海的中医药情缘

小虎的笔记本里夹着几片纳米比亚的植物标本,其中一种名为“莫尼卡”的抗痘植物让他联想到中国的金银花。“两种植物都含绿原酸,但我们的使用方式更原始。”他计划学成归国后建立药用植物园,将浙江的种植经验带回纳米比亚。目前,该国仅有3家中医诊所,他希望通过培养本土人才改变这一现状。

来自西班牙的高宁则有着更深的个人羁绊。这位中医学大三学生曾因严重皮肤病辗转求医无果,直到2019年在杭州接受中医治疗。“第一周皮肤就开始愈合,这种神奇疗效让我毅然放弃计算机专业。”如今他不仅能熟练辨识200余种药材,还创立了西班牙首个中医学生社团,计划将防风通圣散等经典方剂引入当地临床。

文化使者:千年智慧的新时代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中医医疗机构达10万余家。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任吴侃男表示,像小虎、高宁这样的“民间使者”正成为文化传播的关键力量。“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中医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

比赛颁奖典礼上,冠军团队获得的特殊奖品——刻有“大医精诚”的铜制药碾,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些年轻的面孔或许尚未意识到,他们每辨识一株药材、炮制一味饮片,都在为千年本草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当夕阳为大盘山披上金纱,山谷间回荡的不仅是药杵捣制声,更是一曲跨越文明的传承之歌。(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