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中11月19日电 (高雨晴) 在财政收入有限、老龄化程度深的欠发达地区,如何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山西省榆社县通过“五个一点”资金保障机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在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榆社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国栋透露,该模式已实现162个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老年人满意度达98%。
榆社县作为省级重点帮扶县,老龄化特征显著:全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1.4%,农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超过85%。“过去尝试过多种模式,但资金来源和可持续性始终是瓶颈。”谭国栋坦言,传统养老模式因财政压力、机制缺失等问题难以落地,迫使当地探索创新路径。
经过反复论证,榆社县创新推出“财政支持一点、集体自筹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自力更生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资金保障机制,形成多方共担的养老生态:
“资金问题解决后,我们同步建立了抱团互助、医养结合、社区食堂等运行机制。”谭国栋介绍,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开展互助养老、优化服务流程,榆社县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目前,全县169个行政村中已建成162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覆盖率超95%,农村、社区、机构老年人满意度均达98%以上。
这一模式不仅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养老解决方案,更通过“低成本、可复制、可持续”的特点,为全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贡献了“榆社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