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咖啡手环真能提神?专家揭秘:效果存疑且风险需警惕
宣称无需咖啡因的“提神神器”,实则暗藏隐患
近日,一款名为“电子咖啡手环”的穿戴设备在电商平台悄然走红。该产品宣称通过电极片刺激神经,实现“一键清醒”效果,尤其适合驾驶、加班、备考等场景。然而,医学专家指出,此类产品缺乏科学依据,且可能对特定人群构成健康威胁,真正缓解疲劳仍需依靠规律作息。
百元到千元不等,用户评价两极分化
记者调查发现,电子咖啡手环外观类似智能手表,操作简便:佩戴于手腕内侧后,轻按按钮即可通过电极片刺激神经。商家宣称其优势在于“无成瘾性、起效快、不影响睡眠”,价格区间覆盖百元至千元。然而,销量普遍低迷,用户反馈呈现明显分歧。
部分消费者称其为“续命神器”。11月17日,一名用户留言:“下班后点一下,困倦感明显减轻。”但也有用户质疑其效果,认为“电击提神”更多是心理作用。一名用户直言:“用了反而更困,完全是智商税。”
医学专家:电刺激提神缺乏临床验证
南京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蔚表示,医学上的电刺激疗法(如脊髓电刺激、迷走神经电刺激)属于专业医疗手段,需严格控制电流参数。而市面上的电子手环虽借用“正中神经刺激”概念,但其效果未经临床验证,参数设置是否科学存疑。
“电流强度、频率与波形直接影响效果。”王蔚强调,电流过高可能过度兴奋神经,过低则可能抑制神经。商家宣称的“提高兴奋度”“促进脑供血”等功效缺乏可靠依据。此外,电刺激效果因人而异,心脏疾病患者、孕妇、癫痫患者等人群使用风险较高。
疲劳信号不可忽视,休息才是根本解法
王蔚提醒,疲劳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强行通过刺激掩盖需求可能导致更深疲惫。“就像长时间驾驶,最安全的方法是停车休息,而非依赖提神饮料。”她建议,职场人应优先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改善疲劳,而非依赖“被动刺激”设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