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7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遭遇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大量群众房屋受损。时隔三个多月,当地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如何?受灾群众能否在冬季来临前住进温暖的新居?带着这些问题,总台记者实地探访了榆中县马坡乡重建现场。

在受灾最严重的马坡乡,两个集中安置点的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施工现场可见,村内公共区域的挡土墙、道路水稳层、地下消防水池等基础设施已全部完工。工人们正操作混凝土泵车、滑模机等设备,紧张修建边坡防护和道路排水系统。据马莲滩村党支部书记赵怀朋介绍,为加快进度,工程队采取多工种同步作业模式,通过交叉施工最大限度缩短工期。
为确保受灾群众能在年底前顺利入住,施工方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压缩工期。在外墙施工中采用装饰保温一体板技术,使该环节工期缩短了50%。针对村民关心的冬季取暖问题,项目方根据房屋结构特点,设计了集中供暖与生物质取暖炉相结合的供热方案。记者所在的马坡乡安置点全部配备了生物质取暖炉。

马坡乡副乡长魏周俊现场演示了取暖设备操作:"村民只需添加燃料即可调节室内温度,设备自带热循环泵可保持恒温,同时具备烧水做饭功能,每户都配备了独立设备。"这种设计既解决了取暖需求,又兼顾了日常生活便利性。
根据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榆中县共新建6个集中安置点,可解决325户受灾村民的安置问题。目前所有项目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配套设施安装和室内外装饰工程全面展开。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加大机械投入等措施,所有安置点预计将在年底前达到入住标准,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