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全球科普盛会:多国专家共探科学普及新路径

时间:2025-11-21 17:47: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川

中新网台州10月31日电(鲍梦妮)10月29日至31日,以“Science to You”(把科学带到你身边)为理念的2025Sci2U国际科普大会在浙江台州圆满落幕。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的科学传播专家、科技工作者、教育从业者及青少年代表,共同探讨科学普及的全球趋势与本土化实践。

在全球科技加速迭代的背景下,科学普及已成为连接科研创新与公众认知的关键纽带。不同国家因文化传统、发展阶段差异,衍生出各具特色的科普模式。多位与会专家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分享了兼具普适规律与地域特色的实践经验。

2025Sci2U科普大会现场

活动现场。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供图

美国:人工智能赋能科普生态构建

全球护水者联盟(WKA)副主席玛丽·伊丽莎白·波特曼指出,美国正通过“教育推广+专项资助”双轮驱动,构建人工智能科普框架。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协同平台中,科学数据与公众认知的深度融合成为信任基石。她特别强调:“科研工作者需突破专业术语壁垒,将数据转化为生活叙事。例如新泽西州成立的AI专项工作组,通过吸纳民众参与讨论,实现了科普过程的透明化与信任构建。”

泰国:科学叙事与本土文化的共生

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副馆长陈佳妮展示了“科学节”这一创新载体。该活动既涵盖量子物理、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又因地制宜设计区域内容——南部聚焦海滩生态保护,北部围绕植物种子研究。更引人注目的是科学与信仰的平衡实践:“当民众朝拜形似大蛇的山脉时,我们既尊重文化传统,也通过地质学解释自然现象,让科学成为理解世界的多元视角之一。”

孟加拉国:民生需求驱动科普方向

蓝色星球倡议组织执行董事谢里夫·贾米尔揭示了农业国的科普重点:河流管理与生态保护。针对农村人口占比高的国情,该国将现代农业技术、渔业科技作为核心传播内容,通过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升粮食安全水平。这种“问题导向”的科普模式,直接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欧洲:高端科技的大众化破局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科学之门项目主管劳拉·德·维维介绍了其创新实践:通过完整的在线数据库,提供视频、虚拟现实体验等多元化内容,实现全球公众的无障碍访问。项目主管安娜斯塔西亚·特扎里则坦言挑战所在:“培训志愿科研人员、将抽象粒子现象具象化、突破语言壁垒,是高端科普必须跨越的三重门槛。”

全球共识:本土化是科学传播的必答题

世界科技传播学会主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法比安·梅德维基总结道:“科学真理具有全球性,但其意义始终具有地方性。从习俗传统到价值取向,本土适配不仅是基础更是核心——全球系统需要专属的本土化解决方案。”这场跨越国界的对话,印证了科学普及既需要国际视野的碰撞,更离不开本土智慧的滋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