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治11月2日电 (杨佩佩 王昕)近日,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南丰沟村南丰庙附近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正以严谨细致的态度推进南丰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探方,对出土的陶器、骨器碎片进行系统整理,力求从每一片残片中捕捉历史信息。

考古人员整理出土陶器碎片。 窦鑫 摄
南丰遗址是襄垣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其地理位置位于南丰沟村南丰庙周边区域。该遗址的发掘不仅填补了晋东南地区夏商时期考古研究的空白,更为研究这一时期晋东南地区的文明演进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陈小三介绍,自8月20日进驻遗址以来,考古团队已发掘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发现了灰坑、墓葬、祭祀坑及窑址等多类遗迹,出土遗物数量庞大。预计到12月底,本阶段发掘工作将暂告一段落。

考古发掘现场。 窦鑫 摄
据考古团队透露,南丰遗址范围约30万平方米,自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长期有先民在此聚居生产。商代之后,遗址功能逐渐转变为墓葬区。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其中殷商文化特征显著,如三足瓮等器物体现了襄垣本地传统与殷商文化的融合。
陈小三表示,从发掘情况看,南丰遗址商代遗存最为丰富,同时包含少量仰韶晚期至庙二阶段、春秋时期的堆积。出土陶器与河南安阳殷墟存在密切联系,尤其是大量三足瓮的发现,成为襄垣本地文化传统的重要标志。
目前,南丰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夏商文明研究工程重点项目。襄垣县与山西大学合作共建“晋东南田野考古教学实践基地”,并制定为期五年的发掘规划,旨在通过系统发掘进一步厘清夏商时期的发展脉络,揭示晋东南地区文明演进的独特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