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沈阳故宫四百年历史展:百余件文物重现盛京辉煌

时间:2025-11-21 20:39: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陈海峰

中新社沈阳11月15日电 (记者 韩宏) 11月15日,“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特展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时间轴为框架、历史发展为脉络的展览,通过百余件珍贵文物与史料,系统呈现了沈阳故宫自1625年建都至今四百年的沧桑巨变,为观众打开一扇穿越时空的文化之门。

从军事要塞到清代陪都:沈阳故宫的营建史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迁至沈阳,开启沈阳故宫的营建工程。这座融合满、汉、蒙多民族建筑智慧的宫殿群,不仅使沈阳跃升为规制完备的地区中心城市,更奠定了其作为后金都城的重要地位。展览以“交融与共筑”为主题,通过“维沈之阳”“敦化合流”“古韵新声”三大篇章、八个单元,全景式展现沈阳故宫的历史演进。

沈阳故宫四百年展览文物

11月15日,“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展览现场。图为“红绫面满文兴祖直皇帝第一子子孙觉罗竖格玉牒”。中新社记者 韩宏 摄

文物见证历史:从城市改造到礼乐制度

展厅中,一件件文物诉说着沈阳故宫的辉煌过往。“砖刻汉文盛京城怀远门门额”记录了皇太极对沈阳城的大规模改造;“铜镀金松篷果罩”等展品则还原了崇政殿朝贺、大政殿筵宴等东巡典章制度。而“乾隆八年款铜镀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大吕”的亮相,更印证了清代礼乐制度在陪都的严格践行。作为皇家档案与珍宝贮藏中心,沈阳故宫的文化功能通过“红绫面满文兴祖直皇帝第一子子孙觉罗竖格玉牒”等文物得以生动彰显。

乾隆款錾珐琅镶玉葫芦瓶

11月15日展览现场。图为“乾隆款錾珐琅镶玉葫芦瓶”。中新社记者 韩宏 摄

镇馆之宝:乾隆款錾珐琅镶玉葫芦瓶

展览中,一件造型独特的“乾隆款錾珐琅镶玉葫芦瓶”成为焦点。据策展人林城澔介绍,该器物以葫芦形为主体,表面覆满葫芦枝叶纹饰,并镶嵌白玉、黄玉制成的大小葫芦及红珊瑚珠装饰的葫芦花,底部錾刻“乾隆年制”四字款识。这件集錾胎珐琅与玉雕工艺于一体的精品,堪称乾隆朝宫廷艺术的代表作,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展览意义:从历史深处走向当代新生

“沈阳故宫不仅是建筑瑰宝,更是中国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策展人林城澔表示,此次展览通过文物与史料的对话,不仅阐释了沈阳故宫的营建智慧、陪都功能及演进历程,更揭示了其在近代社会剧变中的命运转折与当代文化重生。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3月,为公众提供深入了解清代历史与沈阳城市文化的珍贵机会。(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