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泸州11月15日电】(记者 岳依桐)从身披铠甲的威武武士到仪态端庄的温婉女侍,从灵动逼真的瑞兽雕刻到还原市井生活的伎乐表演……15日,位于泸州市的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内,20余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举起相机,用镜头定格这些跨越千年的艺术瑰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鲜活素材。
国内唯一宋代石刻专题馆:1.4万件文物再现南宋风华
作为全国首个以宋代石刻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现藏文物1.4万余件,其中南宋石刻占据主体。馆内展品以高浮雕技法为主,辅以浅浮雕与线雕,通过武士、女侍、瑞兽、伎乐等多元题材,生动呈现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与社会生活图景。这些“石刻史书”不仅记录着古代丧葬习俗,更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阿根廷华人网总编辑崔明才在参观后感慨:“古人对人物神态的精准捕捉、对服饰纹样的细腻刻画,以及精湛的雕刻技艺,都让我深受震撼。”他特别提到,博物馆通过场景复原与多媒体互动等创新展陈方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读懂石刻背后的故事,“这些素材将通过我们的平台向阿根廷受众展示,相信会激发更多人亲自来中国、来泸州探访这些文化瑰宝。”
文物活化利用:让千年石刻“活”在当代
据介绍,四川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数量居全国首位,形成与北方造像体系并峙的南方石刻艺术群。近年来,泸县秉持“保护第一、活化利用”方针,通过数字化保护、文创开发、国际交流等举措,系统推进文物可持续发展。加拿大七天传媒编辑部副主任陈汝燕认为,泸县在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如何结合文化背景讲述生动故事,对海外受众极具吸引力,“我们将通过系列报道,向全球展示中国石刻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当代价值。”
目前,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已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海外媒体代表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此次采集的影像资料,通过多语种报道推动中国石刻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凝固的史诗”感受宋代文明的辉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