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4日电 题:新疆国际大巴扎70载变迁:烟火气里的繁荣与温情
作者:张杨彬 张晓曦 胡嘉琛
金秋九月,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洋溢着热烈的庆祝氛围。为迎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街头巷尾的国旗、彩旗随风飘扬,处处可见“热烈庆祝”的标语。而在新疆国际大巴扎,这份欢腾被浓缩成一片沸腾的烟火气——市集内灯火辉煌,游客摩肩接踵,各族商户的笑脸与摊位上的美食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9月23日,亚森·喀吾孜站在他曾经的自制咖啡车旁,身后咖啡豆形状的建筑正是他如今在大巴扎的咖啡店。这位将传统馕饼与现代咖啡结合的创业者,正用一杯杯“馕布奇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几年前,他和妻子推着咖啡车走街串巷,如今已成为大巴扎的固定商户,高峰期每天能卖出六七百杯“馕咖啡”。“新疆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亚森笑着收下一位“00后”徒弟,师徒二人忙着招待游客,“这几天人特别多,虽然忙,但心里高兴。”
马来西亚游客陈国钊在大巴扎阿凡提雕像前举起相机,记录下这趟新疆之旅的最后一站。14天的旅程里,他从阿勒泰的雪山到那拉提的草原,最终被乌鲁木齐的烟火气打动。“新疆很美,风景如画,人们热情淳朴。”这位古稀老人注意到,天山南北随处可见庆祝70周年的横幅,“初次来新疆就赶上这个重要日子,我感到很有意义。”
作为海内外游客打卡新疆的“地标”,国际大巴扎不仅是商业中心,更是1500余户各民族商户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在一家旅拍店内,“70”“我爱新疆”等标牌格外醒目。副店长钟美莉和十余名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汉族店员一起布置了这些装饰。“希望与游客分享我们的喜悦。”2021年投身旅拍行业的钟美莉认为,旅拍不仅是记录风景,更是让游客深入了解新疆文化的窗口,“希望更多人通过旅拍走进新疆、走入文化深处。”
步行街街角,一家馕店飘出阵阵麦香。店主艾沙江曾是专业摔跤运动员,退役后于2018年创办了这家名为“哈热波格拉”(维吾尔语意为“沙漠骆驼”)的馕店。店内大大小小、口味各异的馕堆成小山,他总会为游客挑出最温热的一个。“骆驼是曾经的‘火车’,承载着人们对远方的希望。”艾沙江说,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旺季时店里每日能售出约1000个馕,“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从咖啡创新到馕饼飘香,从旅拍记录到民族共融,新疆国际大巴扎的烟火气里,藏着70年来的变迁与温情。正如艾沙江所说:“时代在变化,新疆民众的生活也日益富足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