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张家川3450家餐饮加盟店:民族餐饮共富的典范

时间:2025-09-24 15:05: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令旗

中新网兰州9月24日电(记者 丁思 高莹)每年七八月,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街头总会出现一道独特风景——外省牌照车辆的数量甚至超过本省车辆。这些车辆中,既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有返乡学习、避暑的张家川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通过餐饮行业实现创业梦想,将“张家川味道”带向全国。

张家川餐饮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

精准帮扶:民族餐饮培训走出共富路

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古丝绸之路南大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县。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长餐饮、重养畜、善经商”的传统。从20世纪90年代起,张家川人便开始走出家门,在全国各地经营餐饮生意,将饮食文化传播至大江南北。

“80年代贩皮子,90年代打饼子,新世纪开馆子,新时代拼牌子。”这句当地流传的俗语,生动描绘了张家川人从传统贸易到现代餐饮的转型历程。为树立民族品牌,县委、县政府将餐饮业列为头号富民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并自2009年起为群众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2023年,张家川县餐饮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高标准建成,采用“专班运营、群众点单、政府买单”模式,开展餐饮创业、家政服务、电商等8个领域的培训。基地不仅成为学员的“梦工厂”,更推动了餐饮服务的转型升级。

在基地的培训教室里,40岁的马晓斌正认真聆听企业管理课程。他从事餐饮行业20余年,从洗盘子、拉面起步,如今已拥有自己的店铺。“通过培训,我对成本控制、人员管理有了系统认识,为下半年经营做好了准备。”他说。

在实训基地和政策的支持下,“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张家川·烧烤”“张家川美食”三大品牌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全国23个省135个市已发展品牌加盟店3450家,发放奖补资金4373万元。

学员在实训基地参加培训

数字技术赋能:一碗牛肉面连起民族团结情

“湖北549家、河南273家、四川137家、山东98家……”在实训基地的智慧餐饮系统大数据平台上,全国加盟店的数量和经营情况实时更新。通过“互联网+餐饮业”模式,基地将加盟店纳入智慧管理系统,推动数字化发展。

张家川县餐饮服务业发展中心主任马小晖介绍,基地门户网站每日更新产业信息,线上培训模块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等宣传教育。数字化不仅提升了经营效率,还新增了3800个就业岗位。

在湖北黄石经营“张家川·兰州牛肉拉面”的虎永贵,4年前完成加盟改造并接入智慧系统。“日营业额从1300元提升至2000元。”他说,此次回乡培训是为扩大店铺做准备,同时学习人员管理和资金流动知识。

数字化赋能让张家川餐饮走向世界,也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121名餐饮人被当地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张家川特色美食十三花

舌尖上的幸福:各族食客共享张家川味道

3年来,实训基地已培训学员1.21万人次,85%以上成功就业或创业,年收入超10万元。这些餐馆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更让各族民众共享美食幸福。

“张家川特色美食‘十三花’,十三个不同品种的菜肴老少皆宜;八宝茶融合红枣、桂圆、枸杞等元素,情感尽在其中。”基地工作人员王思敏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汇,造就了张家川美食的独特魅力。

她特别指出,“亲帮亲、邻帮邻”的传统让餐饮文化在传承中创新。走向全国的张家川餐饮人既保持本真,又因地制宜改良口味,用美味搭建起民族团结的桥梁。

在湖北黄石经营餐馆的虎永贵说:“我们根据当地口味调整汤底,现在很多南方朋友都爱来吃面。大家常一起交流厨艺,生活很充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