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9月29日电 题:湖南农业大学:以科学家精神打造创新音乐思政课
记者 曾玥 袁秀月 徐志雄
“我有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光给了它希望,雨给了它滋养,它陪种子成长……”这首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词的《我有一个梦》,在湖南农业大学成为一堂特殊思政课的开篇。
作为湖南农大名誉校长、双聘院士,袁隆平与这所农业高等学府有着深厚渊源。2019年新生开学典礼上,他留下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箴言,至今仍镌刻在学子心间。2023年校庆期间,全国首个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展示馆——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正式落成。
图为湖南农业大学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中厅的油画《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记者 曾玥 摄
展示馆以杂交水稻研究为主线,通过“兴农初心”“大地之光”“精神高照”“薪火相传”“砥砺前行”五大板块,运用图文视频、实物模型、手稿专著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袁隆平的科学报国历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作为首席讲解员介绍:“中厅两幅油画特别引人深思——一幅展现袁老在稻田察看麦穗,另一幅描绘他与全球农业工作者共捧稻穗,这正体现了‘人就像种子’的深刻哲理。”
这种“种子哲学”贯穿整个音乐思政课体系。课堂以《我有一个梦》引入科学梦想,尾声通过童声合唱《为世界种下一个梦》升华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好种子”。胡艺华教授表示:“课程设计遵循‘以歌导入、以歌设问、以歌点题’的逻辑,让科学家精神可感可知。”
该创新模式已形成规模效应。湖南农大牵头全国30余省(市、自治区)100余家单位,通过“线下+线上”方式推出5场大型音乐思政课,累计吸引超30万人次参与。课程融合“思政教育、三农情怀、音乐艺术”的创新理念,获教育部思政司高度认可。
图为湖南农业大学隆平文化园内的袁隆平雕像。记者 曾玥 摄
校园景观处处彰显精神传承。隆平文化园内,袁隆平雕像手持稻穗凝望远方,基座镌刻的“八字箴言”熠熠生辉。农学院学生李奕在实习后深有感触:“亲手收割稻穗时,才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重量,也更加懂得袁爷爷让天下人饱饭的初心。”
从课堂到田间,从歌声到实践,湖南农大构建的科学家精神教育体系,正培育着一代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人才。这首由科学家精神谱写的“四季歌”,在三湘大地久久传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