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速览

香格里拉金龙社区:民族团结与文旅共富的典范之路

时间:2025-09-29 17:08:40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胡寒笑

香格里拉金龙社区多民族共舞场景

从踏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的第一刻起,耳边便交织着藏语的“扎西德勒”、纳西族的“愿您安康”、彝族的“吉祥如意”……多种语言共同谱写出一曲独特的社区交响曲。近日,“世界的‘香格里拉’ 民族团结的家园”网络主题传播活动的网络达人与媒体记者们,走进这个汇聚丰富文旅、商农资源的社区,探访其如何将历史、文化与商业资源巧妙融合,串联起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多民族聚居: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之地

大名鼎鼎的独克宗古城所在地,正是建塘镇金龙社区。这里居住着藏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回族、汉族等9个民族,共2778名常住居民,多民族家庭占比高达85%,其中由2种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超过70%。作为滇川藏三省区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古道中转站,茶马古道千百年来在此留下了多民族往来互市的深刻印记。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此地建立指挥部,与各族群众结下深厚情谊,红色精神成为社区凝聚共识的宝贵财富。

文旅商农融合:民族团结转化为发展动能

近年来,金龙社区将民族团结转化为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文旅商农”融合的特色路径。在独克宗古城非遗体验中心,游客可以亲手体验绘制唐卡、藏纸制作等传统技艺,这些体验项目带动了800余户居民参与,年人均增收超过4万元。社区还打造了“红军长征主题民宿”“茶马古道文化客栈”等特色业态,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35%。

游客在非遗体验中心体验唐卡绘制

在非遗体验中心,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专门到此的游客络绎不绝。网络达人们现场感受了藏香的制作,并观看了普通游客进行唐卡绘制。体验中心负责人恩主介绍:“我们这里,已经成为世界看迪庆、了解藏乡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提供大量免费项目,吸引外来游客亲自感受香格里拉的美丽。”

多民族共舞:文化互鉴交融的日常

每逢藏历新年、端午节赛马节或民族团结月,独克宗古城的月光广场上总会上演动人场景:藏族居民跳起豪迈的锅庄,纳西族群众演绎悠扬的“阿卡巴拉”,傈僳族同胞欢腾“阿尺木刮”——多民族共舞已成为社区日常。社区建有“建塘锅庄”传习中心、民族团结展厅,通过书画摄影展、文艺演出等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通过工会联谊活动为多民族青年搭建婚恋桥梁,目前多民族通婚家庭占比达70%,真正实现了“姻亲融合”。

产业融合:民族团结融入产业血脉

依托独克宗古城的人文资源与旅游集聚效应,金龙社区将民族团结融入产业血脉。域内121家特色酒店客栈、60家餐饮店、7家唐卡手工艺体验店,多数由多民族家庭合作经营。社区通过减租免租、就业培训、联建企业合作等举措,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皮雕、藏绣、民宿等民族手工业不仅带动群众增收,更成为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2023年,社区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覆盖率100%,旅游经济贡献率达60%,真正实现了“发展促团结、团结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社区治理:构建和谐共融的家园

社区创新构建“四级网格”体系,90名网格员由党员、业主、乡贤和志愿者组成,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解。通过“双报到双服务”机制,32家驻地单位、348名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社区治理共同体”。针对反分裂斗争,社区组建党员宣讲队,3年来开展28场揭批教育活动,覆盖5000余人次,牢牢守住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正如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源所言:“在这里,民族团结是锅庄舞的节奏、是唐卡上的色彩、是客栈里的欢笑——它就在每一天的生活里。”这座雪域高原的最美社区,正用一条条具体的纽带,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织成最美的高原锦绣。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吴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