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通9月29日电】(记者 李梦竹 王世琪 朱晓颖)9月29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在153米高的塔顶完成浇筑,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双主塔实现同日封顶,标志着这座横跨长江入海口的超级工程正式转入斜拉索挂索施工阶段。
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通道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全长4.09公里,采用双层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设计。上层为时速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下层为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速铁路与时速250公里的双线城际铁路。主通航孔跨径达400米,刷新了世界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的跨度纪录,同时成为长江上设计时速最高的公铁两用过江通道。
在崇明岛西北部的施工现场,3号与4号主塔同步完成封顶。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熊开兵介绍,大桥建设呈现“长、新、大、精”四大亮点:钢梁顶推总长度1205.4米创中国公铁两用桥梁之最;主梁采用“主桁+副桁钢砼组合梁”新结构,为世界首座公路混凝土板与第一体系受力全钢桁结合梁斜拉桥;主跨400米的规模居世界在建同类桥梁之首;主塔联塔区线型控制、大跨度无砟轨道钢桁结合梁线形控制等核心技术均需达到毫米级精度。
“要实现高铁过江不减速,必须保证桥梁承载力与轨道平顺性。”熊开兵形象比喻道。大桥采用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在主跨400米级条件下,对沉降控制与钢梁制造线型提出极高要求:60米范围内弦长偏差需控制在7毫米以内。这种技术突破使崇启大桥成为首条跨越长江时速350公里不减速的过江通道。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公司高级工程师喻晓敏透露,大桥通车后,南通至上海宝山的行程将缩短至30分钟,对构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沿江铁路网布局具有战略意义。目前,项目已进入斜拉索挂索施工阶段,为后续主桥钢梁合龙奠定基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