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10月5日电(刘鸿鹤 王磊)当国庆中秋双节的喜庆氛围笼罩黄山,这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迎来客流高峰。在游客们沉醉于奇松怪石、云海翻涌的美景时,一群年轻的索道检修工正以百米高空为舞台,用专业与坚守守护着这条通往山顶的'平安动脉'。其中,2002年出生的汪钦烨便是这群'云端卫士'中的典型代表。
夜幕下的高空'体检'
当玉屏索道结束当日运营,22岁的汪钦烨迎来一天中最关键的时刻——夜间检修。在将80余列空车厢稳妥推入车库后,他与同龄搭档赵启航系好安全带,登上检修车隐入夜色。山风裹挟着寒意掠过2600米长的索道,在距离地面40米高的支架上,汪钦烨手持强光灯,对托压索轮、轮组卡圈等300余个关键部件进行毫米级检查,赵启航则同步记录数据、传递工具。月光与手电光交织中,两个年轻身影在呼啸山风里完成着精密协作。
从职场新人到技术标杆
2020年以实习生身份入职时,汪钦烨是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如今他已考取维修证、操作证、高级电工证三张专业证书,其总结的'3分钟故障排除法'被纳入索道应急手册,撰写的《索道托压索轮组动态监测研究》等论文获行业权威期刊收录。在赵启航眼中,这位同龄'师傅'不仅技术过硬,更传承着团队'老带新'的优良传统:'这次夜检就像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每个操作细节都藏着学问。'
青春在坚守中闪光
'把每个螺丝拧紧,把钢丝绳检查仔细,让游客平安游玩、高兴回家。'汪钦烨这样诠释自己的工作。每天凌晨4点50分,当首批游客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开始早检工作。在黄山风景区,像他这样的索道检修工有近百人,他们用'白+黑'的轮转模式,确保着日均3万人次游客的穿越云海之旅安全无忧。'守护游客安全就是守护国家形象,每个岗位都是建设祖国的一块砖。'这位00后技术员的话语,道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