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0月13日电】(记者 赵海梅 颜亮东 孙睿)10月13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由该所联合青海省青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青稞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西藏冬青稞引种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引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西藏冬青1号首次成功出苗。
图为青海贵德引种的西藏冬青稞已成功出苗。(摄影:颜亮东)
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耐寒作物,冬青稞此前仅在西藏林芝、山南地区开展试验种植。此次引种的西藏冬青1号具有三大优势特性:其一,耐寒性极强,可在-15℃低温环境下存活;其二,适应高海拔环境,能抵御强紫外线辐射;其三,生长周期约8-9个月,通常于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次年夏季收获。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引种试验建立了完整的观测体系,将系统记录冬青稞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长发育数据,重点分析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要素对作物的影响。通过为期3年的持续观测,科研团队将全面评估该品种在高海拔寒冷地区的适应性、越冬能力及产量潜力。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试验的成功推进具有多重意义:从科学层面看,为青藏高原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实证数据;从应用层面看,为优化黄河流域种植结构、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开辟了新的科研路径。随着试验的深入开展,该成果有望在青藏高原及类似生态区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