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忻州10月17日电 (刘剑青 王志丹) 10月17日,随着中铁三局雄忻高铁五台制梁场最后一榀箱梁成功浇筑,标志着雄忻高铁山西段箱梁预制作业圆满收官,为后续架梁及铺轨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雄忻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约342公里,其中山西段工程约122公里。整个山西段共需预制箱梁1669片,任务艰巨。中铁三局负责的管段全长31.15公里,设有2座梁场,承担其中647孔箱梁的预制任务,而五台制梁场则负责其中341孔箱梁的预制工作。
图为雄忻高铁山西段最后一榀箱梁开始浇筑作业。 王志丹 摄
自投产以来,五台制梁场始终秉持智能建造与科技赋能的理念,在铁路工程建设领域首创并应用了钢筋骨架智能建造生产体系。这一创新体系以大型箱梁钢筋网及定位网钢筋智能焊接生产线为核心,通过多设备智能协同联动,借助柔性变位焊接模具和高精度焊接寻点技术,确保了钢筋网片焊点的均匀性,将焊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大大提高了施工精度。
中铁三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体系将钢筋骨架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零散加工”提升至“模块化加工与装配式组装”,实现了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单孔箱梁钢筋网绑扎所需用工从原来的35人减少至17人,工效指标提高了50%以上,为高铁建设的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了钢筋骨架智能建造体系外,五台制梁场还不断深化工装改革与工艺革新,创新应用了混凝土智能布料振捣、端模液压自动脱模、智能梁体张拉养护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质量。
同时,五台制梁场还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加强梁场全生命周期管理,引进新能源绿色装备助力施工生产。通过智能化、绿色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箱梁预制安全、质量、工效、环保的同步增效,快速优质地完成了全部制梁任务。
雄忻高铁作为山西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其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山西与京津冀的时空距离,为山西省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