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伊宁
今年秋收时节,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迎来装备研发与生产的高峰期。通过加速技术攻关与产能释放,最新一代农机装备迅速投入市场,为农业生产一线提供高效服务。这一场景,正是新疆制造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从‘洋火’到‘智造’:70年工业版图重构
自治区成立70年来,新疆工业实现了从‘洋火’‘洋灰’依赖到‘新疆智造’主动突破的历史性跨越。‘建厂以来,我们始终将技术领先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追求。’牧神科技技术中心主任李谦绪介绍,公司去年投入超千万元打造的智能农机装备电液综合实验室,已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依托自动化检测技术,产品稳定性显著提升,标志着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其发展历程折射出时代变迁。旧中国时期,‘洋火’‘洋灰’等日用品依赖进口的困境,深刻揭示了工业落后的现实。地处西北的新疆,也曾因技术匮乏、设备陈旧,长期处于追赶全国工业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春风:新疆机械电子工业崛起
1980年至1990年,新疆机械电子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共开发新品种437种、优质产品183种。1984年,新疆无线电一厂引进香港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当年生产20021台,实现工业总产值3011万元;新疆红光无线电厂通过引进汽车收放机技术,开创了新疆生产收录机的历史。至1990年,新疆已形成涵盖66个大类、183个小类、1014个品种、1万多个规格的机械工业体系。
数字化引擎:新疆制造业‘领跑’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新疆制造业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实施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赋能等工程,新疆推动重点行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并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截至目前,累计认定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530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较2020年分别增加230家、17家;产业创新研究院达22家。高水平创新平台的涌现,为区域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硬核成果: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新疆制造加‘数’前行,催生了一批‘中国名片’:变压器领域创造多项世界第一,打破国外垄断;4行、6行棉花收获机填补国内空白;风电装备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国内首条智能化锰电解示范线建成投产……
以新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新型农牧机械为特色,新疆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部分风力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采棉机、玉米收获机等高端农机产品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
数据见证跃升:装备制造业增速超20%
今年上半年,全疆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20%,规模以上企业达600家。这些突破是新疆制造业整体跃升的缩影,其强劲势头在发展数据中清晰可见。
如今,新疆以‘智造’为笔,在天山南北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股从‘追赶’到‘领跑’的创新力量,正助力新疆成为祖国西北工业版图上最亮眼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