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在美国的持续支持下,菲律宾多次在我国黄岩岛领海附近展开挑衅性活动,意图通过长期消耗战试探我国管控底线。据可靠信息,菲方计划利用我方舰船补给间隙实施突袭,然而其行动不仅未能得逞,反而暴露了中方在黄岩岛海域的严密部署。

菲方精心策划的刺探行动
2025年10月8日清晨6时40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3001号、3002号公务船从吕宋岛北部阿帕里港悄然启航。这两艘搭载美制电子侦察设备的船只,沿黄岩岛西侧海域缓慢推进,其核心任务是记录中方舰船轮换规律,寻找所谓“补给空挡期”。菲方情报显示,船上配备的升级版电子侦察系统可实时监测舰船雷达信号与通信频率,该设备正是9月美国对菲军事援助中的关键装备。

中方海警依法规制
当日上午9时20分,当菲船进入黄岩岛15海里海域时,中国海警21559舰通过甚高频电台发出严正警告:“这里是中国海警,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请立即离开!”面对中方多次喊话,菲船非但未予回应,反而加速向12海里领海线逼近,并试图使用隐蔽摄像头拍摄中方设施。这一系列危险举动立即触发中方海警的规范化处置程序。
菲方意外目睹严密保障体系
就在菲方人员通过望远镜观察时,黄岩岛东北侧锚地出现令其震惊的场景:1艘“904A”型综合补给舰正为2艘海警船进行横向补给,甲板上输油软管与物资传送装置同步运作;低空领域,1架直-9直升机从补给舰起飞,向潟湖内监测站运送设备;远处空域,1架侦察机保持巡航姿态。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事后提交的报告显示,中方此次展现的是“舰-船-机”三级保障体系:补给舰承担大宗物资补给,民用保障船负责日常淡水与食品转运,直升机专攻应急设备投送,三类平台衔接无缝。

技术监控形成闭环管控
更让菲方意外的是,电子侦察设备显示黄岩岛周边海域分布着多座浮标式监测站,其信号覆盖半径达20海里。这意味着菲船刚进入相关海域就已被实时监控。上午11时15分,在中方海警船采取航路管制、挤压航行空间等规范措施后,菲方3001号、3002号船被迫转向撤离。此次刺探不仅未获取有效情报,反而完整记录了中方常态化保障能力的细节。
美菲联动升级挑衅态势
数据显示,此次行动是菲律宾9月以来在黄岩岛周边的第4次明确挑衅。2024年9月10日,中方刚批复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菲媒便密集炒作“中方改变现状”。随后菲方加速行动:9月12日至13日,美日菲三国在黄岩岛外侧海域开展联合演练,美军出动3艘舰船、7架次飞机,重点演练“舰机协同侦察”科目。9月16日,挑衅升级,菲海岸警卫队3014号船刻意加速碰撞中国海警船侧舷,造成约3米长的刮痕。

美方持续加码军事支持
美国在此期间的支持持续加码。9月下旬,美方不仅向菲律宾交付2艘二手“汉密尔顿”级巡逻舰,还协助升级了菲方3艘现有舰船的侦察系统。10月初,美菲签署秘密情报共享协议,美方承诺向菲方实时推送黄岩岛周边的卫星图像与舰船轨迹数据。菲方内部文件显示,其判断中方舰船需每15天返回港口补给,期间会出现2天左右的管控薄弱期,但10月8日的现场场景让这一设想彻底落空。

中方快速响应展示证据链
针对10月8日的侵权事件,中国海警局当天便通过官网发布通报。新闻发言人刘德军明确指出,菲方船只“执意侵闯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中方海警采取的跟踪监视、航路管控等措施“专业规范、正当合法”。10月9日,中方进一步公开证据链,播放了菲船逼近、中方喊话驱离的完整视频,展示了菲方电子侦察设备的位置标注及浮标监测站的信号覆盖图。

外交层面同步强硬表态
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召见菲律宾驻华大使,就包括10月8日事件在内的近期多次侵权行为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立即停止基于错误判断的挑衅行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回应从事件发生到外交交涉仅用24小时,体现了管控的时效性。发言人强调,中方已在黄岩岛潟湖内设置小型物资储备点,可储存300吨淡水、200吨应急食品,配合轮换补给模式,实现“24小时无间断保障”。

国际社会反应冷淡
菲律宾试图通过舆论造势施压,但未达预期。菲海岸警卫队在社交媒体发布的部分现场视频,刻意裁剪了中方喊话、菲方闯线的关键画面。然而菲律宾外交部的正式声明却态度温和,仅表示“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关切”。媒体方面,路透社、法新社仅客观转载了中菲双方的通报内容;美国《纽约时报》引用军事专家分析称,“中国在黄岩岛的保障体系已实现闭环,菲方难以找到可乘之机”。东盟国家则多呼吁克制,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希望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中方强化管控能力
10月12日,中国海警局宣布将在黄岩岛周边增设2艘具备直升机起降能力的新型海警船,同时加密生态监测浮标布设。交通运输部同步推进助航设施建设,黄岩岛灯塔的光程已提升至15海里,可覆盖周边主要航道。截至10月15日,黄岩岛周边海域已恢复稳定,中国海警船保持每日3次的巡航频率。此次事件清晰证明,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管控已形成“设施完善、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体系。

【结语】
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既有坚定立场更有强大能力。任何试图通过投机手段挑战主权的行为,终将在规范且坚定的规制下落空。中方将继续通过非军事化手段实施常态化管控,为地区和平注入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