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亚冠失利背后:中国球员竞争力下滑成赢球最大阻碍

时间:2025-09-20 08:24:47 来源:国足风云 作者:国足风云

随着北京国安主场2-2战平河内公安,中超“四强”在本赛季亚冠联赛的首次亮相便遭遇滑铁卢。3场精英赛与1场二级赛的较量后,中超四强的战绩定格在一平三负,这样的成绩无疑让球迷倍感失望。



对于中超这四支球队而言,亚冠首秀难求一胜,“放水”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争议点。为了即将到来的中超争冠大战,四支球队在亚冠赛场上均有所保留,有的大幅轮换阵容,有的则重用替补球员,心思显然未全放在亚冠上。因此,舆论纷纷指责中超四强在亚冠中不竭尽全力,只会“窝里横”,这种指责并非毫无道理。

然而,这显然并非问题的全部。因为当中超球队选择留力时,对手同样也在留力。江原、蔚山等球队在亚冠中轮休了部分主力,国安的对手河内公安更是未派上队内最大牌的越南球员阮光海,头号球星格拉菲特也仅在下半场后半段短暂登场。如果这算作“放水”的话,那么双方其实都差不多,但为何对手就能赢球呢?



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球员个体能力的差距。确切地说,是中国本土球员与日韩、甚至越南球员在个人能力上的差距日益明显,导致即使在对手有所保留的情况下,中超球队仍难以取胜。就像成都蓉城、北京国安这两场比赛,球员们并非不拼、不想尽全力,但他们就是赢不了,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以上海海港的惨败为例,对手场上仅有两名外援,但日本本土球员高超的技术能力,让那条完全由日本球员组成的中场控制力丝毫不亚于海港的纯外援中场组合,甚至还要更强。在这种情况下,上主力还是上替补,对于海港来说已无太大区别。在中国球员面前,日韩球员几乎达到了人均外援的水平,差距之明显可见一斑。

再比如国安对阵河内的比赛,国安虽然派出了替补阵容,但场上的多名球员都挂着国脚头衔,粗略算来,国安场上有一半球员都有国足经历。然而,就是这样的球员,在越南球员的脚下技术面前仍然显得非常难堪。当越南球员能够从容拿球摆脱、转身甚至玩出漂亮的过人时,我们的国脚却只能失误不断。



对于中超球队来说,现在要想在亚冠赢球,难度已比十年前大出太多。这不仅是因为没有大牌外援扛着球队前进,更是因为中国球员竞争力的整体下滑。十年前,中超各队里还有不少85~89一代的球员在效力,那批球员虽然也没有太高的成就,但彼时在亚洲的竞争力却明显强于现在的国内球员。也就是说,现在的中超球队不仅少了大牌球星,甚至连国内球员的水平都越来越拿不出手,而日韩则是越来越强,拿什么跟人家竞争呢?

因此,将中超四强在亚冠3负1平的糟糕表现全都归咎于“放水”,实际上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部分而已。球场上从来都是实力为王,没有实力就没有赢球的资格。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是,在中国男足愈加弱势的今天,中超球队在亚冠联赛的表现,难道不是中国足球真正实力的缩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