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美制裁冲击亚洲市场:中国炼厂取消俄ESPO原油订单引发价格暴跌

时间:2025-10-30 04:57:16 来源:桂系007 作者:桂系007

2025年10月28日,彭博社援引国际交易商消息披露,美国最新一轮对俄能源制裁已对亚洲市场形成实质性冲击。中国多家炼油企业被迫取消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ESPO原油采购订单,直接导致这一俄罗斯主力出口油种价格单周暴跌1.5美元/桶,市场供需格局发生剧烈变动。



ESPO原油价格遭遇冰火两重天

据路透社追踪数据,本周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ESPO)装运的原油现货报价骤降至较布伦特原油期货低0.5美元/桶,而就在7天前,该油种仍维持1美元/桶的溢价水平。这种戏剧性反转源于中国买家集中撤单引发的供应过剩——仅10月下旬就有超过200万桶ESPO原油订单被取消。

"这相当于给莫斯科敲响了警钟,"新加坡星展银行能源分析师陈立明指出,"过去两年中国炼厂消化了俄罗斯远东地区60%以上的原油出口,现在这种依赖关系正在瓦解。"

国有炼厂首当其冲调整采购策略

消息人士透露,在中美欧制裁联动升级背景下,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炼厂率先暂停ESPO原油采购。此次调整直接针对美国财政部10月23日更新的制裁清单——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及其12家子公司、Lukoil旗下5家贸易公司被列入特别指定国民名单(SDN)。

作为中国沿海炼厂的"黄金原料",ESPO原油以其0.5%的低硫含量和仅15天的海运周期,长期占据中国进口俄油65%的份额。2024年数据显示,该油种年均对华出口量达80万桶/日,其中地方炼厂(俗称"茶壶炼厂")消化量占比超过50%。

但金融结算体系的断裂成为压垮采购的最后一根稻草。知情人士称,多家国有银行已暂停为俄油贸易开具信用证,国际航运保险商也相继退出相关业务,迫使炼厂选择"规避风险优先"。

民营炼厂难扛需求缺口

市场监测机构Vortexa数据显示,虽然山东地炼等民营企业在制裁初期维持ESPO采购,但10月下旬进口量环比已下降18%。更严峻的是,这些企业合计年处理能力仅2.3亿桶,不足被放弃订单量的三分之一。

印度市场的连锁反应加剧了供应压力。该国最大私营能源集团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在美方制裁落地后,紧急将70%的原油采购转向沙特、阿联酋和美国。印度炼厂协会数据显示,10月最后两周俄油进口量同比暴跌42%,多家企业正等待政府出台替代采购方案。

全球制裁网络持续收紧

欧盟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于10月23日正式生效,新增对32家能源贸易公司的航运限制,要求所有欧盟港口禁止为运载俄油的油轮提供服务。同日,美国财政部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等14家金融机构列入制裁名单,切断其与SWIFT系统的连接。

"这相当于给俄油出口套上了三重枷锁,"伦敦能源研究所专家马克·霍金斯分析称,"金融结算、航运保险、技术服务的全面封锁,正在摧毁俄罗斯维持亚洲市场份额的能力。"

市场预测显示,若中印两国11月采购量持续萎缩,俄罗斯远东港口可能积压超过1500万桶原油。这种局面或将迫使俄方接受更低折扣——据测算,ESPO原油对布伦特的贴水幅度可能扩大至3美元/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