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颖余
在职超赛场上,足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它成为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生动载体,是一曲献给劳动者的赞歌。职超不仅是职工与企业携手共进的成长舞台,更是职工体育与全民体育深度融合的典范,为体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绿茵燃激情,职超绘华章”,随着2025中国职工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的临近,10月31日,这场体育盛宴将在西安迎来巅峰对决。为期17天的赛程中,大连、西安、武汉三地将同时掀起足球热潮,80余场精彩对决轮番上演,36支职工代表队、千余名球员同场竞技,共同书写属于全国4亿多职工的体育传奇,向社会全面展示了职工足球与职工体育的丰硕成果和独特魅力。
相较于风靡全国的“村超”“苏超”等赛事,职超虽起步稍晚,却恰逢其时。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回应了4亿多职工的深切期盼,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广泛期待。
职超是“以人民为中心”办体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是落实《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具体行动。根据“足改”方案的要求,“推动社会足球发展,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足球赛事活动”,而职工足球正是社会足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超实现了职工足球与社会足球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没有4亿多职工的广泛参与,社会足球便失去了其“社会”属性。职工足球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群众足球基础的稳固与扩大。与职业联赛追求竞技成绩、注重商业营销不同,职超以“服务职工、推广足球”为核心,通过企业组队、跨区域比拼的形式,将足球运动带入工厂、园区、写字楼乃至大街小巷,让更多人感受到足球的魅力。4亿多职工背后是1亿多家庭的关注与支持,职超的兴起无疑将激发更多孩子对足球的热爱,对于营造社会足球氛围、增加足球人口、培养和锻造足球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以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为纽带,职超正推动职工体育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核心在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的并行不悖。职工足球作为职工体育的重要支撑,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的整体质量。职超以“低门槛、高参与”为特点,将成为职工体育发展的强劲引擎,促进职工体育人口的增加,提升职工体育保障服务水平,推动职工体育产业的繁荣,以及职工体育文化的兴盛。同时,职超不断探索与城市足球的深度融合,激活城市体育消费场景,彰显城市活力,成为传播城市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与其他“超”级赛事不同,职超赛场上的足球不仅是一种竞技,更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集中展现,是普通劳动者梦想起航的地方。当足球与劳动相遇,来自各条战线的职工将工作中锤炼出的优秀品格融入绿茵场,石油人的拼搏精神、建筑人的精准态度、汽车人的创新意识、金融人的严谨作风、能源人的团结力量等,都在绿茵场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工厂、车间、写字楼到绿茵场,变的是比赛场地,不变的是劳动者的勤勉、匠心与团结。
也正因为工人阶级这种与生俱来的优秀品格,职超成为了展示职工形象与企业精神的生动窗口。潍柴动力队将“永不懈怠、永立潮头、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融入每一次拼抢、射门和防守;济南能源集团的队员用“一张网,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经营理念诠释着团队足球的真谛;昔日参与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建设的陕建控股集团队员,如今在自己建设的专业球场上挥洒激情,“以前在这流汗建球场,今天在这流汗踢球”,身份的转换赋予了职工足球特殊的精神内涵,也让职超向社会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以体育之光照亮职工精神家园,以职工之名促进体育强国建设。职超是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的舞台,是职工体育与全民体育的双向奔赴,它将为奋进中的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来源:工人日报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