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A股市场中的杉杉股份(600884.SH)遭遇突如其来的利空消息,股价大幅杀跌7.86%,令持有该股的18万股民措手不及,市场一片哗然。
突发利空:破产重整草案未获通过
此次股价暴跌的导火索,源于11月3日晚间杉杉股份发布的一则重要公告。公告披露,其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一致行动人的破产重整方案,在债权人投票环节未能获得通过。这一结果无疑给杉杉集团的重整进程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据了解,在此次投票中,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和出资人组因债权和股权金额较大,成为主要组别;而职工债权组和税收债权组则因金额较小,被视为次要组别。然而,正是这些主要债权组别的一致否决,导致了杉杉集团重整草案的搁浅。
重整受阻:或与赛迈科诉讼有关
此次重整未获通过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法律纠纷。早在10月15日,赛迈科公司便向宁波市鄞州区法院提起了诉讼。赛迈科声称,其原本与江苏新扬子商贸等组成的联合体,已成功入围杉杉集团重整投资人的遴选。但在联合体确定入围后,赛迈科却意外地被排除在了最终的重整投资人名单之外。
重整风云:任元林入主计划受阻
回溯至今年6月,杉杉集团管理人发布了投资人招募公告,明确要求意向投资人需具备与杉杉股份产业及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赛迈科,作为一家专注于特种石墨材料及碳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其业务与杉杉系的核心业务——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度协同性。因此,赛迈科与江苏新扬子商贸、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从17家意向方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然而,随着遴选进程的推进,赛迈科却逐渐被边缘化。无论是《重整投资协议》的签署细节,还是股权分配方案,赛迈科都未再被告知,也未参与任何决策沟通。直到10月1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赛迈科才惊觉自己已不在最终的重整投资人名单之中。
这一变故,也直接导致了“民营船王”任元林入主杉杉股份的计划受阻。江苏新扬子商贸,作为任元林控制的“扬子江系”主体,原本若重整成功,将成为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任元林,这位擅长资本运作的大佬,其“扬子江系”在A股市场曾以借重整进入上市公司、火速卖壳或高位逐步减持套现等手段著称。然而,此次接盘杉杉系,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财务投资疑云:新扬子商贸信心不足?
对于新扬子商贸选择接手杉杉股份的动机,供应商债权人张武(化名)表达了疑虑。作为与杉杉股份存在业务往来且留有股份的债权人,张武十分希望上市公司的业务能在未来持续好转。但在他看来,新扬子商贸此次接手更偏向于财务投资。
“新扬子商贸自己本身投的钱不算多,买的股权比例也不多,还不到10%。从这角度看,要么信心不足,要么就是把此次重整投资当作财务性的投资。”张武表示,“反正给我们的信心是不够的。”
业绩好转:资本大佬“盯上”杉杉股份?
尽管重整进程受阻,但杉杉股份的业绩却正在持续好转。作为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偏光片领域的重要企业,杉杉股份在2025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48.09亿元,同比增长11.48%;净利润更是增长至2.84亿元,增幅高达1121.7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51亿元,同比增长10.91%;净利润为7628.90万元,增长1253.04%。
经营现金流量也明显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3.55亿元,同比增长134.69%。
业务景气: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双向好
杉杉股份的两大核心业务均呈现出景气向上的态势。在负极材料方面,据ICC鑫椤资讯数据,2025年锂电市场整体表现超预期。9月份以来,动力与储能市场共同推动行业进入旺季。1月份至9月份,国内锂电负极材料产量为205.96万吨,同比增长35.8%。
而在偏光片方面,随着国内面板厂的持续扩产,国产偏光片在中高端面板配套中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杉杉股份在偏光片领域拥有研发和生产的核心优势,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已经具备为中高端面板提供配套产品的能力。未来一到两年,偏光片在中高端面板的应用率有望迎来明显提升,杉杉股份将在这一过程中受益,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股价方面,自4月至今,杉杉股份自低位最大涨幅一度达到196.30%,市场对其未来表现充满期待。然而,此次控股股东破产重整草案的未获通过,无疑给杉杉股份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