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印尼采购歼-10战斗机进展:国防部表态积极,交易细节揭秘

时间:2025-11-07 12:07:23 来源:boss外传 作者:boss外传



印尼有意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的消息,在军事圈内已流传多时。起初,这一传闻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毕竟中国在军品出口方面一向保持低调,鲜有公开表态。然而,近期中国国防部发言人的回应,却让这一传闻逐渐升温,甚至有了“板上钉钉”的迹象。

国防部发言人虽未直接确认销售,但其积极态度已不言而喻,与之前的谨慎回应形成鲜明对比。

印尼方面,发言人不仅未否认采购意向,反而强调“愿意与爱好和平的国家分享建设成果”,这一表态无疑为交易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国防部表态转变,意味着什么?

在30日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张晓刚针对印尼购买歼-10战斗机的报道作出了回应。他表示:“中方对军品出口一直持慎重负责态度,愿意与爱好和平的国家分享装备建设新成果,共同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

这句话在平常语境下或许并无特别之处,但在军购消息真假难辨的背景下,却显得意味深长。尤其是与2022年外媒传言“埃及将采购48架歼-10CE”时,国防部发言人的坚决否认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发言人明确表示:“和事实不符,是假消息。”

那种坚决、干脆的态度,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



因此,此次国防部未否认反而表示“愿意分享”,无疑是一种强烈的暗示。中国国防部在涉及军工、出口等敏感话题时,语言风格一向谨慎,此次“热情回应”实属罕见,说明交易已相当明朗。

印尼方面同样动作频频。印尼国防部长沙姆苏丁不久前公开表示,歼-10“很快就会飞到雅加达上空”,这一直白表述几乎等同于“我们已经等着接收了”。

与此同时,印尼财政部长也透露,批准了一笔不少于90亿美元的军购预算。

在军购这种敏感事务上,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地“暗示”,加上国防部的“不否认”表态,说这单子“板上钉钉”并不为过。

网上最早流传的说法是:印尼将出资90亿美元,从中国购买42架歼-10CE战机。这一说法被不少外媒引用,甚至称这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军售协议。



然而,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军事专家指出,这一价格存在不合理之处。印尼此前已与法国签订42架“阵风”战机的军购合同,总花费为81亿美元。

而中国的歼-10CE虽然性能优异,甚至在实战演习中“击落”过“阵风”,但价格明显低于“阵风”。因此,印尼花90亿美元购买42架歼-10CE的说法,显然不合逻辑。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据印尼本地媒体透露,那90亿美元并非全部用于购买歼-10,而是包括了多个军购项目:歼-10战斗机、CM-302反舰导弹、022型导弹艇等,算是个“打包套餐”。

更关键的是,印尼计划采购的歼-10型号并非最新的CE版,而是中国空军早期使用的歼-10B。这是歼-10A和歼-10C之间的过渡型号,产量有限,目前处于退役边缘,出口再合适不过。

据传,印尼打算用16亿美元采购42架二手歼-10B,平均每架约3800万美元。这一价格既比购买“阵风”便宜一大截,又能迅速提升空军战力,性价比极高。



从中国角度看,这批战机本就是库存资源,出口既能回笼资金,又能打开市场,一举多得。对印尼而言,既能快速补充战力,又无需承担高昂采购成本,何乐而不为?

印尼为何选择歼-10?

有人可能会问,印尼不是已经购买了法国的“阵风”吗?为何还要采购中国的歼-10?难道是“阵风”不够用?

印尼空军目前装备种类繁杂,包括美制F-16、俄制苏-27/苏-30、韩制T-50以及刚订购的“阵风”。然而,整体战力构成偏老旧,维护成本高,技术标准不一,操作系统不统一,给后勤和训练带来巨大负担。

采购歼-10,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填补空白”的选择。歼-10B虽然不是顶尖型号,但性能稳定,维护简单,且可快速交付。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可提供“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从训练、维修到零配件供应,确保印尼购买后不会陷入“买了用不了”的尴尬局面。

此外,印尼近年来的国防战略逐步向“多元化”倾斜,不再单一依赖西方或俄罗斯。购买中国战机,正好起到平衡作用。

更不用说,中国军工的性价比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被认可,尤其是歼-10这种“中型多用途”战机,已成为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新宠。

这笔交易看似非“冲动消费”,实则是印尼在权衡成本、交付速度、性能和后勤保障后的理性选择。

如果说前几年中国军工出口的关键词是“火箭”、“导弹”、“无人机”,那么现在,“战斗机”终于也要登上主角舞台了。过去,歼-10一直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但出口一直未打开局面,外界普遍认为是政治、技术保密、后勤体系等多方面原因限制了其“出海”。



此次印尼采购一旦落实,不仅意味着歼-10实现实质性出口,更将打开东南亚市场的大门。印尼作为东盟最大国家之一,其军购方向具有很强的风向标意义。

如果歼-10在印尼服役效果好,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可能跟进,如马来西亚、菲律宾甚至泰国。

更现实的是,战斗机出口不仅涉及飞机本身,还包括飞行员培训、售后维护、技术转让、零配件供应、武器系统整合等全套服务。这些长期合作将使买方在未来十几年持续与中国保持军事技术联系。

对中国而言,这是软实力的延伸。原材料可被替代,芯片可被封锁,但战斗机一旦飞起来、上了数字化系统,就是一种深度绑定,想换都难。



印尼买不买歼-10?现在已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交付”的问题。中国国防部的表态已给出足够多信号,只差一步官宣。

等歼-10真正飞上雅加达上空,或许会有更多国家把目光投向中国战机,而中国军工,也终将从“性价比之选”变成“优先之选”。

参考资料:
歼-10系列飞机有哪些优越性能?总师独家详解
四川观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