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场东京电影节的影帝影后评选,竟演变成主演们“扯头花”的闹剧?这场风波不仅引发了热议,更将内娱惯用的营销手法推向了风口浪尖。

白百何内涵、闺蜜打抱不平、好友爆料……内娱的“三板斧”虽显俗套,却依旧屡试不爽。事件持续发酵,评奖结束两天后仍高居热搜榜,热度不减。
简而言之,这场风波的核心是:白百何质疑王传君“抢”了她的影帝头衔,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平与实力的讨论。

然而,真正应该喊冤的并非白百何,而是王传君的“真正竞争对手”蒋奇明。

有网友将白百何此次“亲自下场撕奖”概括为:一个从未吃过亏的人,感受到要吃亏时便立刻跳脚。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白百何骨子里有着强烈的竞技心。早期在《奔跑吧兄弟》中,她快准狠地泼了杨颖两大瓢水,激烈程度让陈赫、王宝强等人都叹为观止。
与王珞丹的冲突中,她更是直接回怼:“她比我尴尬,因为是她像我。”并称《奋斗》原本找的是她,王珞丹才是“捡漏”的那个人。结果,王珞丹刚起来的名气迅速下滑,资源断层,“小妞气质”路线再也走不通,一度糊到查无此人。

若非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王珞丹或许仍难以走出低谷。
与高露的竞争中,白百何同样完胜。两人合作《家的N次方》时,高露拿到最佳新人奖,事业一片大好;而白百何因演反派被骂。2011年,白百何直接爆料高露隐婚生子,导致高露形象崩塌,资源流失。

表面上夸高露身材好、会保养,实则暗含讽刺,伤害力不大,侮辱性极高。最终,高露在41岁时给36岁的景甜演了妈,令人唏嘘。
当白百何以“从不说假话”的人设质疑王传君获奖不光彩时,多少有些不合常理。毕竟,她早年离婚后仍与老公上节目捞金,不也是一种欺骗吗?

更重要的是,王传君此次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与白百何本就不在一个赛道。他的真正竞争对手是蒋奇明。
白百何之所以觉得冤,是因为她认为东京电影节规定一部电影的男女主角不能同时获奖(暗指王传君获奖导致她无法获奖)。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认证,东京电影节也从未有过此规定。
与白百何“对打”的也不是王传君,而是《修女》、《阿特罗皮亚》、《地母》等剧的女主角们。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女影帝的竞争非常激烈,白百何虽表现优异,但其他候选人同样出色,她并不具备绝对的拿奖优势。
若最佳女演员奖希望渺茫,作为国内评委,选择“利益最大化”的选项也在情理之中。
男演员这边的角逐相对没那么激烈。一个是华语电影里唯一一个大男主的蒋奇明,一个是题材好、演技细腻动人的男配角王传君。
当时外媒普遍猜测,最后得影帝的应该是蒋奇明。然而,当他真正来到东京电影节时,却颗粒无收,甚至在网上都未溅起什么水花。

他又能上哪儿说理去?只能说,若真有“黑幕”,蒋奇明才是最冤的那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