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虽已落幕近十天,但赛场上的精彩瞬间仍历历在目。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00后选手周昊凭借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比赛进行到25公里时,她果断加速,成功甩开了第一集团中的张景霞、李春霞等强劲对手,为最终以2:41:39的成绩夺冠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令人惊叹的是,夺冠并喜提5万美元奖金后,周昊并未选择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转战北京马拉松。她迅速从西昌赛场赶往机场,搭乘航班飞往北京,再经地铁转至酒店,抵达时已是夜幕降临。次日,她重返曾助她重新达标国家健将的“福地”,以2:47:47的成绩顺利完赛。


休息一周后,周昊继续保持高频参赛节奏。在出发江阴新桥半马前,她向我们分享了西昌和北京背靠背参赛的难忘经历与深刻感受。

今年7月,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启动报名。作为一场金标赛事,它吸引了众多跑者的目光。周昊也毫不犹豫地报名参赛。她回忆道,当时并未过多关注奖金情况,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外籍选手往往占据领奖台,中国选手通常只能争夺中国籍排名,对高额奖金不敢有太多奢望。
与此同时,周昊也密切关注着北京马拉松的报名动态。在她心中,北京曾是她创造辉煌的地方。去年,她在这里以2:38:45的成绩重回国家健将行列,与在终点等候的宫导相拥而泣,那一刻的喜悦与激动至今难以忘怀。
去年北马,周昊泪洒终点
最终,北京马拉松定档11月2日,而西昌马拉松则是11月1日。在10月27日前,面对这两场相隔仅24小时的赛事选择,周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马。
然而,10月27日,距西昌开赛还有5天时,周昊加入了一个“西昌参赛者”的群聊。大家在群里热烈讨论着这场冠军奖金高达5万美金的比赛将花落谁家。因为组委会赛前发布公告,明确表示比赛不会有外籍选手参赛。
5万美元的奖金,对任何一位跑者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25岁的周昊自然也心动了。

但当周昊做出去西昌搏一把的决定后,却陷入了“不被理解”的境地。无论是知根知底的教练宫向阳,还是所签自媒体公司的一把手张哥,甚至男友陈新宇,都极力反对她的决定。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
但周昊还是想试一试,哪怕没有人理解。她还给教练和张哥立下军令状——去西昌跑出成绩。她设定的目标是:保五争三。在她看来,PB好过自己的李春霞、老乡陈为芬(芬姐)都是她的主要对手。而北马的目标,她则表示,不退赛是底线,能破三则更锦上添花。
为了西昌这一战,之前几乎周周参赛的周昊从周三开始就不再上量,而是以恢复、按摩和放松心情为主。
带着期待和想证明自己的一口气,周昊从青岛出发赶往西昌。出发前,大家反复叮嘱她注意身体。男友新宇更是在周五临时向学校请假,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高铁从重庆赶往西昌。虽然不能像今年5月在银川的赛道上陪女友跑完全程,但他至少不想让她孤零零一个人。

西昌的比赛于周六一早8点准时鸣枪。如周昊所料,大家都默契地采取了跟随战术。最开始十公里,张景霞跑在最前面。随着她退下来后,参赛者PB最好的李春霞顶在了最前面。她和王巧霞、周昊在20公里左右形成了新的女子第一集团,与部分男选手组成阵营,浩荡前行。
转折点发生在第25公里时。当时遇到生理期的李春霞配速有点掉,队中有一位号码簿为A0013、叫马达的男跑者在最前方领跑。周昊没多想,就跟了上去。“我寻思前面正好有这个大哥,快两步上去跟住了他,以为大家会顺势在我后面。”

本计划30-32公里再提速的周昊没想到,这一“寻思”竟改变了整场比赛的局势。“我没想走这么早,因为后面还有17公里,对我压力蛮大的,而且17公里还是容易被反超的。”
跟偶遇的马达跑了约400米过后,周昊在全场唯一一次回头看——“我惊呆了,李春霞、王巧霞两位姐姐没跟上来。我心里有些慌,担心是不是冒险冒得有点大,但觉得自己配速也没快太多。”
但既然已经变速,周昊也没打算再退缩。她一直跟着路上捡到的这位“私兔”跑下去。“大哥跑快的话,我跟他说慢一点,照配速345,体感比较轻松跑就行。”这样,一直到35公里前,俩人默契地冲在女子第一集团最前方。
35公里考验开始,周昊的极点也上来了。她一方面感到极限不断逼迫自己时的疲惫,一方面害怕“万一后面超上来”。但她心里安慰自己——超上来就超上来吧,没关系,反正赛前预计争取前五,没想过拿前三,不管跑多少,这场自己都捡到了。反而是带周昊跑的这位大哥,不停回头看后面的追赶情况。周昊说,“自己不敢回头看,就只顾咬牙,顶着跟他跑。因为赛道拱桥式的坡太多了,体力下降得厉害。”

21岁的周昊,虽显稚嫩,却已展现出她在马拉松上的天赋。
周昊顶到最后,以2:41:39率先过线,拿到人生第二笔美元奖金。第一笔是2021年的东营马拉松,当时21岁的她初出茅庐一鸣惊人,拿到1.5万美元的冠军奖金。
在西昌淅淅沥沥的雨中,夺冠的周昊有些动情。她看到在终点处冒雨等她的新宇时,拥抱了对方,俩人的眼泪在眼眶里不停晃着。

“我起跑过2公里后,新宇给我加完油,因为我要赶飞北京的航班,他赶回酒店,把我俩行李收拾好拿到起点,放在存包处。然后一直站在雨里等着我冲线。”周昊知道,新宇作为“贤内助”,一直在为自己付出。
看完周昊冲线的视频直播,妈妈和周昊的二姨止不住落泪。二姨说,早知道这么累,就不建议她这么练马拉松了。

夜幕降临时,周昊终于到了北京,她赶去与住在前门附近的妈妈在酒店汇合。这些年来,妈妈也跑马,成绩相当不俗。过了知天命年龄的她PB是去年在潍坊马拉松跑出的311。娘俩在北马开赛前做了按摩和恢复。妈妈叮嘱她:北京可以慢点跑了。
来北京前,周昊在社交平台向“前辈”管油胜请教过——这种背靠背,怎么快速恢复?这位同样经历西昌和杭州相隔不到24小时跑的男跑者的答案是——没什么好方法,只能靠意志力了,身体恢复不过来。管油胜第二天站上了杭州的赛道,不过,他给女子第一集团做配速员,跑了23公里左右退出。
兴许真是年轻,周昊站上北马的赛道时,身体并没太强烈的反应。虽然没人带,但她在出发就选择了跟在曾经站上过奥运赛道的前辈朱晓琳身后跑。
尽管大家都跟周昊说,北京可以放了。但周昊总觉得,不蒸馒头争口气,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天花板究竟在何处。前半程,她看表用时为79分半。那时状态感觉不错的她在想——按这个配速跑下去,240和国内前八都有希望。”




周昊的北马分段配速
35公里过后,配速疯狂往下掉
左滑查看更多
转折点还是来了——到32公里时,周昊开始掉速。从340到35公里的410,然后是35公里过后的430-450。她能感觉之前跑在自己后面的人全都超了过去。“感觉每一公里都好煎熬,这一次是目前跑得最难受的一场。因为平时再累,再怎么崩,最后也不可能累到想说都说不出话来。”
最后1.5公里,平日一起跑过不少比赛的”铁三哥“追上周昊。他还分享给对方好消息——大正217又PB了。但那时周昊说,“我能听见有人跟我说话,心里是高兴的,但我的大脑控制不了我的面部表情。不过我知道,不能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以后就再也跑不起来了。”
最后机械着往前跑的周昊以2:47:47冲过终点,但冲线过后,她甚至短时间失去了某些意识。“铁三”哥在终点处给新宇、身边的小伙伴汇报了周昊完赛情况,也一直搀着她缓了一个多小时。周昊说,这一战后俩人结下革命般的战斗友情。

北马过去的第二天,周昊一早坐上了回青岛的高铁。她说,自己坚持跑完北京,不选择退赛,只是想给在社交平台总质疑自己的人看——证明自己的实力。但经历了目前为止最煎熬的两场战斗,周昊没想到会如此难受。她说,这是第一次,也应该是最后一次。
回到青岛的周一下午,她带着反应挺大的腿跑了3公里。第二天的一堂训练课,她跑了8公里,第三天完成10公里+6公里的一堂训练课。周四跑了12公里+6公里后,周昊出发江苏江阴新桥半马。这场半马,新宇又回归到“私兔”的岗位,带她81分钟,以全场第二名冲线。
接下来,周昊的下一场大赛要到11月30日的上海马拉松和之后的福州马拉松了。再之后,她没报其他比赛,想让自己再多休息一段时间。在10月19日的潍坊马拉松上,周昊已经把PB从原来2:38:45提升到2:36:52,今年的基本目标已经完成。当然,她还想在今年往235拼一拼,明年争取能打开国际健将。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WR China Team
设计:小春
图片:受访者提供
投稿、应聘兼职作者,请联系
womenrunni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