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基于权威信源核实,详细信息来源见文末】近日,四川江安人集体陷入震惊——承载两代人记忆的30年老字号凉糕“祥玉凉糕”,因非法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硼砂被查,老板李某某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批捕。这场持续数年的“毒凉糕”骗局,彻底击碎了当地人对“家乡味道”的信任。
在江安,“祥玉凉糕”早已超越食物属性,成为地域文化符号。当地人无论老少,几乎都曾在这家店前排队购买。有网友留言称“从小吃到大”,称其筋道口感无可替代。每逢节假日,返乡年轻人必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冲进店里买凉糕,甚至有人“一桶一桶”打包作为礼物送给外地亲友,将其视为“家乡骄傲”。
然而,这份根植于时间与情感的信任,实则是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支撑凉糕“独家口感”的秘密,竟是非法添加的硼砂——一种可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不可逆损伤,甚至引发多脏器蓄积性中毒的有毒物质。
调查显示,李某某的“手艺”源于其母亲宋某某的“家族秘方”。早在2014年,李某某便明知硼砂的危害,仍为追求凉糕的筋道口感、延长保质期和减少损耗而刻意添加。这种“子承母业”的恶意传承,让无数家庭在不知情中成为受害者。
“当李某某将硼砂拌入凉糕时,他眼中只有利润,从未考虑过那些满心欢喜吃下‘毒物’的孩子们。”执法人员指出,硼砂凉糕表面异常光滑、呈半透明状,口感“特别有嚼劲”,甚至带有微弱碱味,这些特征成为消费者识别问题食品的关键线索。
事件曝光后,江安县公安局迅速提请逮捕李某某。8月8日,江安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其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在审查中不仅讯问嫌疑人,还严格核对证据链,并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细节,确保案件定性精准。
官方明确表示,此案社会影响恶劣,必须通过司法重拳震慑食品行业乱象。事实上,硼砂滥用并非孤例,部分不法商贩为改善面制品、肉制品卖相,同样铤而走险。此次行动中,检方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行业展开更严格的监督检查。
“祥玉凉糕”事件为全社会敲响警钟:任何基于情怀的信任,都无法替代法规与监管的刚性约束。真正的“老字号”传承,应是对品质的坚守、对食客健康的敬畏,而非为利益罔顾生命的“毒家秘方”。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既需监管部门利剑高悬,也依赖消费者擦亮双眼。例如,购买凉糕时若发现表面过于光滑、口感异常筋道或带有碱味,应立即警惕。唯有法律、监管与公众监督形成合力,才能让金字招牌真正闪耀值得信赖的光芒。
参考资料
宜宾号2025-9-17《江安一开了20多年的凉糕店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硼砂!警方:老板被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