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考古史上,马王堆汉墓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这座位于湖南长沙东郊浏阳河畔的西汉古墓,自上世纪70年代被发掘以来,便以其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墓主人是西汉初期的长沙国丞相利苍一家,三座墓葬分别安葬着利苍、其夫人辛追以及儿子利豨。利苍出身于战国晚期,历经秦末乱世,最终跟随刘邦立下战功,被封为轪侯,并担任长沙丞相,管理地方事务。公元前186年,利苍去世,下葬于二号墓;辛追夫人则于公元前163年左右下葬于一号墓;儿子利豨则于公元前168年安葬于三号墓。这处家族墓地规格极高,墓坑深邃,结构严密,采用木炭和白膏泥封存,有效防潮防腐,使得墓内文物得以保存完好。
1971年底,空军医院在扩建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古墓痕迹,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队随即介入。1972年1月,考古队开始清理一号墓,经过数月的努力,于4月成功出土了辛追夫人的遗体。令人惊奇的是,这具遗体保存得极为完好,皮肤富有弹性,关节能够活动,体重约50公斤,成为了千年不腐的典型案例。1973年9月,国家批准了对二号和三号墓的发掘。11月,考古队进入三号墓,12月在打开东侧漆盒时,发现了大量帛书和竹简,总字数超过13万。1974年1月,二号墓发掘完毕,出土的印章确认了利苍的身份。三号墓的文物最为丰富,帛书薄如蝉翼,墨迹清晰;竹简捆扎紧密,保存完好。这些文物大多是战国到西汉初年的文献,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地理、医学、军事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失传两千多年的珍贵典籍。
在出土的文献中,天文方面的《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天文书,详细记载了如何观察星座以占卜吉凶,并准确计算出了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天,与现代测量的583.92天相差仅0.48天,误差之小令人惊叹。医学方面,《五十二病方》是世界最早最完整的医方书,记载了治疗52种疾病的方法。屠呦呦在2015年诺贝尔奖演讲中提到,青蒿入药的最早记载便见于此书,她的研究成果也受到了此书的启发。此外,还有《导引图》,这是最早的保健体操图谱,画有44人的姿势,用于调理气血、柔化关节。专家推测,华佗的五禽戏可能受到了此图的影响。《黄帝四经》的出土,则帮助纠正了黄老思想混淆的错误。还有《周易》《老子》等典籍,与今本存在区别,是定本前流传的版本。
然而,在众多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与性学相关的文献。帛书中有《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竹简中有《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等。这些便是古人所说的“房中术”,主要讲述通过调节夫妻生活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古人将男女之事不仅视为乐事,更视为调理身体、平衡阴阳的法门。《合阴阳》主要记载了男女性交时的生理变化和注意事项;《天下至道谈》则讨论了夫妻生活的养生之道,介绍了七种有害和八种有益的做法;《十问》则是君臣问答,强调顺应自然、阴阳平衡以祛病益寿。
这些文献出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社会风气保守,谈性色变。研究人员一看内容敏感,生怕惹来麻烦,便没有加标点、注释,也没有公开。帛书小组成员对外保密,外行看不懂,内行能通读。后来,马王堆医书研究会成立,周世荣担任组长。他花费数月时间释读《养生方》,并于1980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简“养生方”释文》。然而,这本内部学术刊物仅限于专家圈子使用,并未对外公开发行。
1981年,日本医学代表团访华,以赤堀昭为团长。马王堆医学会将这本刊物作为礼品赠送给了代表团。团里成员麦谷邦夫带回日本后,未告知中方便加注释公开发布。中国老祖宗两千年前的房中术,就这样被日本人抢先发表了。此事传开后,国内开始反思考古成果保护不足的问题,并推动加强管理、规范国际交流。
这起事件后,马王堆的研究并未停止。帛书竹简的内容逐步揭秘,湖南省博物馆与多家机构合作,于2014年出版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全面展示了这部“地下图书馆”。马王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古文献、中医、天文、地志、数术、器物、纺织、艺术史、葬仪、防腐等多个方面。1992年,长沙召开了纪念发掘2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定义了马王堆学。此后,每30年、40年、50年都会召开研讨会。2024年,马王堆一、二、三号墓出土文物清库完成,总计26937件,包括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类。
而房中术这些文本,对于理解古人的思想具有极大的价值。古人视房中术为四大方术之一,不仅用于养生,还与道家文化紧密相连。马王堆出土的道家文物众多,与汉初黄老之术的流行有关。《黄帝三王养阳方》《尧舜阴道》《汤盘庚阴道》等虽是假托之作,但反映了房中术在汉初的地位。这些不仅关乎私事,还涉及哲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利苍家族墓的出土,还改写了历史认知。《战国纵横家书》帮助勘误了《史记》中的错误;帛书《老子》甲乙本避讳不同,为定抄写年代提供了依据。纺织品中有素纱襌衣,长1.28米,重49克,织技高超;漆器精致华丽,纹饰繁复,有烙印“成市草”“成市饱”,证明产自成都官府作坊。兵器、乐器、印章众多,反映了贵族的生活。
这些发现对全球的影响也很大。马王堆汉墓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博物馆辟有陈列馆,分为墓葬出土文物和墓坑遗址两部分。国际学者纷纷来访,推动了汉初文明的研究。屠呦呦从《五十二病方》中获得灵感,青蒿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房中术虽敏感,但现在已公开研究,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古人这些知识,现在老一辈还用些偏方,但更多已失传。马王堆像一座宝库,提醒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有多深。
这些出土文物让我们对两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实感。房中术虽因时代原因不敢公开,但现在看来,也是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