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美代理人战争升级,美国敢否按下中东冲突启动键?

时间:2025-09-25 16:40:55 来源:阿晪美食 作者:阿晪美食

近期中东局势骤然升级,其根源可追溯至特朗普今年5月的中东外交攻势。这位美国总统甫一上任便直奔沙特、卡塔尔与阿联酋,签署总额超两万亿美元的能源与国防合作协议,其中沙特承诺的六千亿美元投资直指中国能源命脉——作为中国原油进口最大来源国,沙特此举与美国遏制中国中东能源通道的战略意图密不可分。

特朗普的地缘棋局早有预谋。其首任期便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此次重返白宫后更将战火引向中东。5月利雅得协议签署期间,美国不仅强化与以色列的同盟关系,更通过叙利亚新政权施压伊朗。沙特在获得美国军事技术支持的同时,配合对伊朗实施更严厉制裁,此举直接冲击中国“一带一路”在中东的基础设施布局。卡塔尔作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其与伊朗的紧密关系早已被美国视为眼中钉——6月美方代表团多哈之行,明里要求限制中国能源企业参与,暗中则试探阿拉伯国家立场。



9月9日,以色列空军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突袭,导弹击中哈马斯据点造成5名中层成员及1名卡塔尔保安死亡。此举耐人寻味:卡塔尔既是美国乌代德空军基地(驻军超万人)的东道主,又是中国能源合作的重要伙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此为“无安全天堂”政策延续,实则向卡塔尔传递明确信号——与中伊走太近将付出代价。卡塔尔外交部随即谴责美国纵容侵略,部分关闭美军基地通道导致设备紧急转移,现场一度混乱。

这场空袭背后,是美国以以色列为代理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延伸。中国每日从中东进口原油超450万桶,其中沙特与伊朗占比近半。若该海峡被封锁,中国炼油厂产能将骤降10%,经济增速或受重创。特朗普团队5月协议正是为此铺路:通过能源合作迫使海湾国家选边站队。空袭后,阿拉伯世界反应强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紧急召集顾问团,情报显示以色列可能进一步封锁伊朗石油出口,这将直接冲击沙特每年500亿美元的对华石油出口。



9月17日,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战略互防协议,赋予双方“一方遭袭即视为共同威胁”的军事同盟义务。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亲赴利雅得,协议虽低调签署但内容震撼——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正式成为沙特安全后盾。此举立即引发连锁反应:阿联酋等国加速联合军演,中国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输送的600亿美元投资获得战略保障,美国试图控制中东油路的计划遭遇重大挫折。

当前局势呈现鲜明阵营:美国以以色列为马前卒,中国则依托巴基斯坦与伊朗构建反制网络。美国航母在霍尔木兹海峡巡航,F-35战机从卡塔尔基地频繁起降;中国油轮队在亚丁湾集结调整航线,巴基斯坦首批运输机载弹药驰援沙特,沙特港口工人加班加点向东方输送原油。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维护能源通道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而多哈街头爆发的抗议活动与美国国会内部的预算辩论,则凸显各方对直接冲突的谨慎。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巴基斯坦核威慑成为关键变量。五角大楼模拟推演显示,任何一方率先发动攻击都将引发不可控连锁反应。美国海军虽加强巡逻,但开战命令始终悬而未决。与此同时,中国持续扩大中东原油采购,沙特对华出口量创历史新高,巴基斯坦军援物资陆续到位。冲突虽未演变为热战,却已转化为激烈的外交博弈与经济较量。

美国是否敢按下冲突启动键?特朗普第一任期退群、筑墙、发动贸易战的激进作风,在此次中东棋局中遭遇强硬反制。海湾国家警戒状态持续升级,美国国会却因风险评估拖延授权。9月20日国务院报告承认“地缘平衡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但仍回避开战议题。当中国使馆车队在利雅得穿梭交换情报,巴基斯坦士兵在伊斯兰堡军营整齐操练时,这场代理人战争的最终走向,或许将取决于美国能否跨越核威慑这道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