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不报隔夜仇!6辆导弹车被炸后,俄军轰炸乌克兰,秘密武器上场

时间:2025-09-27 13:13:09 来源:壹知眠羊 作者:壹知眠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9月的俄乌战局,突袭与反制的激烈交锋迅速点燃紧张局势。

乌军刚刚摧毁俄军导弹发射平台,俄方便以迅雷之势展开报复行动!

短短不到一天时间,乌克兰多个地区接连遭遇猛烈空袭。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俄罗斯此前极少动用的一款“隐秘利器”悄然现身战场。

然而外界普遍忽视的是,这场精准打击仅仅是俄方反击计划的开端。



俄罗斯—“有仇必报”

就在事发前一日,前线6辆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运输车被乌军精确打击彻底焚毁。

不到24小时,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复仇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连后方部署的秘密装备也被投入实战。

乌克兰官方通报仅强调某单一设施受损情况,刻意忽略整体战场态势。

通报中完全未提及,切尔尼戈夫州的新兵集训基地正遭受毁灭性火力覆盖。

伊斯坎德尔-M导弹划破长空,伴随着刺耳呼啸直扑目标,高爆战斗部瞬间将整片营区夷为平地;随后,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如黑云压境,在废墟上空盘旋扫射,对幸存人员实施二次清除。



俄军调动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

滚滚浓烟夹杂烈焰冲上数百米高空,剧烈震动让数十公里外的居民窗户剧烈颤动,民众蜷缩家中不敢外出。

面对此次高强度打击,乌军防御体系显得捉襟见肘。

第聂伯罗市配备的“爱国者-3”防空系统紧急升空拦截,连续发射多枚拦截弹,却未能成功击落任何一枚来袭导弹。

更令人忧心的是,俄军在攻击前已派遣大量侦察型无人机布控空中,这些“空中之眼”严密监控着关键军事节点,包括疑似F-16战机部署区域和主要防空阵地。

乌军一旦调动部队或开启雷达,几乎立即招致远程火力覆盖,仿佛一举一动皆在监视之下。

俄方打击范围远超传统作战单位。

位于第聂伯罗州的一处军用机场内,数十架雅克-52初级教练机在连环爆炸中化作残骸,这些老旧螺旋桨飞机刚完成改装,拟用于无人飞行器训练任务,随即成为俄军优先清除对象。

扎波罗热市区的一家装甲车辆维修厂更是遭到重创,导弹与无人机协同打击后引发大规模火灾,厂房结构坍塌,火焰持续燃烧超过12小时,待修战车尽数损毁,现场只剩扭曲金属。

当人们还在讨论伊斯坎德尔导弹威力之际,赫尔松前线传来新的震撼消息。

乌军士兵在清理战壕时发现一批陌生火箭弹碎片,残骸上的铭文清晰显示其源自朝鲜制造的M-1991型“大同江”远程多管火箭炮。

这款长期隐藏于幕后的大杀器,终于在此次报复性攻势中首次亮相。



俄罗斯秘密武器

根据乌方情报汇总,朝鲜方面不仅提供了120套该型号火箭炮系统,还配套输送超过2000万发弹药,足以支撑俄军进行长期高强度炮击作战。

参与实操的俄军士兵反馈称,尽管该系统技术相对陈旧,但火力密度极为惊人:可在45秒内完成22枚火箭弹齐射,每枚弹头重达90公斤,有效射程覆盖40至6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地面目标。

更重要的是,借助此类非制导火力平台,俄军得以保留昂贵的精确制导武器,专用于打击高价值战略节点,而以火箭炮执行大面积压制任务。

如此密集的火力倾泻,令乌军难以构建有效防御屏障。



前线战火未熄,国际舆论场却掀起新一轮震荡。

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晤泽连斯基后,突然在社交平台上发声:“乌克兰必将夺回全部失地”,并断言俄罗斯经济不过是“纸糊的巨人”。

泽连斯基当场表示“感到意外”,欧盟外交官则评价这是“近年来最坚定的支持信号”。

俄罗斯方面的回应迅速且强硬。

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于次日明确回应:“俄罗斯是真正的北极熊,绝非什么纸老虎。”



他承认西方制裁带来一定压力,但强调国家早已适应战争节奏,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

谈及特朗普言论,佩斯科夫直言不讳:“他本质上是个商人,目的无非是推动欧洲采购更多美国能源与军火。”

这一判断并非凭空猜测,有研究指出,特朗普近期频频施压北约成员国扩大军购规模,而冲突延续越久,美国国防工业获得的利益就越庞大。

特朗普的表态本身也存在明显矛盾之处。

他一面呼吁基辅“采取果断行动”,一面在推文末尾轻描淡写地加上“祝你们好运”;当被追问是否支持北约击落俄罗斯战机时,又模棱两可地回应“视情形而定”。



前美国助理国务卿马林诺夫斯基尖锐指出:“缺乏实际行动支持的豪言壮语,终究只是空谈。”

就连俄罗斯媒体也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特朗普的一种策略性施压手段——若普京拒绝妥协,他或将再度扮演“和平调解人”的角色。

相比之下,俄军在战场上的行动则毫无掩饰。

佩斯科夫强调,俄军正稳步推进作战进程,特别军事行动将持续推进,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目标。

关于谈判前景,普京虽表达会见意愿,但明确提出必须先由专业团队完成充分准备,反对任何形式的政治表演。



朝鲜的火箭炮弹药被发现

这种强硬姿态的背后,是M-1991火箭炮持续不断的轰鸣,也是伊斯坎德尔导弹一次次精准命中目标的实战验证。

莫斯科正通过实际战果向世界宣告:所谓“纸老虎”的论调根本不成立。

9月25日,乌克兰陆军训练基地的废墟清理仍在紧张进行,赫尔松战场上遗留的火箭弹残片仍散发着金属余温,特朗普的发言仍在全球政坛引发广泛解读。

这场由六辆导弹车损毁引发的连锁反应,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战争背后的多重现实。

乌方聚焦伤亡数字传递悲情,俄方依靠火力展示彰显实力,外部势力借势发声谋求地缘利益。

而在这一切纷争之下,平民只能在夜间的爆炸声中默默祈求平安。



结语

“不隔夜复仇”的军事逻辑仍在延续,但所有人都明白,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终将只留下满目疮痍。

那些倒在训练场尚未踏上战场的新兵,那些被炸成废墟的工厂与机场,都是无法抹去的伤痕。

当伊斯坎德尔导弹掀起的尘埃落定,当秘密武器带来的震慑逐渐消退,人们真正期盼的,是谈判桌上出现的身影,是战火止息后的第一缕晨光。

因为在生命的价值面前,所有的“报复”与“宣言”,都应让位于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