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党制政治体制的弊端在近期美国政治中暴露无遗。当政客们将精力消耗在内斗而非治国时,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必然受到影响。9月20日德国《世界报》披露,特朗普公开承认由于预算草案在参议院受阻,美国政府正面临停摆危机。这一表态与其一贯的强势形象形成鲜明反差,揭示出美国政治体系的深层矛盾。
此次停摆危机源于美国2025财年预算谈判的彻底失败。根据财政年度安排,9月30日前参众两院必须通过新财年预算,否则联邦政府将于10月1日被迫关门。当前参议院投票中,临时预算案仅获44票赞成、48票反对,远未达到所需的60票门槛。这种政治僵局导致公务员薪资停发、政府部门瘫痪,仅保留国防、医疗等核心职能运转。
民主党进步派阵营采取强硬立场,宁愿接受政府停摆也要制约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扩张计划。这种零和博弈的政治生态,在特朗普执政时期达到历史峰值。数据显示,自1977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平均每年停摆一次,1995-1996年克林顿时期曾两次停摆,2018-2019年特朗普任内更创下35天最长停摆记录。
在美国政府深陷财政危机之际,中国持续推进外汇储备结构优化。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减持257亿美元美债,持仓总量降至7307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低。这一调整并非短期行为,自2022年4月持仓跌破万亿美元后,中国已累计减持美债2813亿美元。
具体来看,2025年1-7月呈现"增减持交替但以减持为主"的特征:1月增持18亿、2月增持235亿后,3-5月分别减持189亿、82亿和9亿,6月小幅增持1亿后,7月再度大幅减持257亿。这种操作模式与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形成战略呼应,8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较7月末增加6万盎司,实现连续十个月增持。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突破37万亿美元大关,每年仅支付债务利息就超过1万亿美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特朗普近期通过的"大而美法案"将使未来十年政府负债额外增加2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更警告,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将累积增加2.8万亿美元。
这种债务膨胀与政治极化形成恶性循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对美元信心下降,中国等主要债权国持续减持美债。数据显示,中国美债持仓较峰值时期已减少40%,这种趋势若持续将直接推高美国融资成本,加剧财政可持续性危机。
中国外汇储备战略调整具有深远影响。对国内而言,减持美债与增持黄金的组合有效对冲了美元风险,优化了储备资产结构。对国际市场而言,主要债权国持续抛售美债可能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压低债券价格并推高收益率,直接增加美国政府融资压力。
从更宏观视角看,美元国际地位正面临系统性挑战。随着各国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加速。穆迪分析指出,政府停摆每周可能拖累美国GDP增长0.2个百分点,2019年停摆已造成11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这种政治经济双重危机,正在动摇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根基。
当前美国面临的关键抉择在于:是继续沉迷于政治内耗与债务扩张,还是通过实质性改革重建财政可持续性。这场危机的演进方向,不仅将决定美国经济的未来轨迹,更会深刻影响全球金融格局的重构进程。中国持续推进的外汇储备战略调整,正是这种大变局下的理性应对。
参考资料:
美参议院未通过临时拨款法案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会在10月停摆
2025-09-20 06:14·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