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6日报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9月23日消息,中国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加强对核聚变工业供应链的控制,目标是在该技术从理论科学迈向实际供电的关键阶段超越美国,引领全球能源变革。
报道指出,中国发起了堪比“曼哈顿计划”的核聚变攻关行动,旨在主导下一阶段的核聚变发展。这一战略有望比外界预期更快地颠覆现有能源秩序,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美国初创企业太平洋聚变公司创始人威尔·里根直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崛起,对美国的能源主导地位构成了生存威胁。”他透露,自2023年以来,中国显著加大了核聚变领域的投入,系统性抢占专业领域,为大规模建设核聚变电站奠定基础。
西方商业核聚变领跑者联邦核聚变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勃·马姆加德对中国核聚变设施的规模表示惊叹:“他们的设施规模太大了,从太空中都能看到。”他强调,这是一场由国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行动,旨在赢得核聚变竞赛的最终胜利。
“这是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高风险竞赛。中国有能力获胜,美国却没有。”马姆加德指出,中国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活跃核聚变产业的所有基础结构中,而美国则缺乏这样的全面计划。他批评美国的核聚变项目“支离破碎、资金不足、设备落后”,仍然只专注于科学研究。
日前,马姆加德在国会关于核聚变竞赛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但出席者寥寥无几。这种冷淡的气氛与几乎同一时间在上海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的必胜心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透露,中国正在快速开发一种激光聚变形式,其加热效率比美国竞争对手高30倍,并有望以每兆瓦时25美元左右的价格提供基本负荷动力。这样的水平如果实现,将彻底消除全球能源领域的所有竞争,确立中国作为电力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
张杰强调,聚变能带来的工业革命将超越迄今为止所有三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总和,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报道还指出,中国也在全力研发使用超强磁体的传统核聚变技术。今年1月,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了上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这一进展被一些人称为该领域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标志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分析认为,中国实现核聚变发电并网的时间可能比几乎所有人认为的要快。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中国实现这一点,它将以西方无法企及的速度大规模建设核聚变电站,除非西方也全力投入核聚变的“重新武装”。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说,中国已经主导了六个支撑核聚变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产业中的三个,并接近主导另外两个。由于高速铁路网络和可再生微电网的大规模扩张,中国还占据了电力电子领域的一席之地。
报道最后指出,我们开始窥见美国长期固守传统化石燃料技术将付出的潜在代价,而同时中国正全力押注新的电力技术,引领全球能源革命。
1月20日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控制大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