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疾控)发布的一项重要研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该研究揭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已达6.8%,其中抑郁症患病率为3.4%,意味着当前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已超过9500万。更令人震惊的是,每年我国约有28万人选择自杀,其中4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正日益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15年,全球已有3.2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患病率为4.4%。尽管多项研究已表明抑郁症与死亡率上升密切相关,但针对中国人群的专门证据却相对有限。中疾控此次发布的研究报告,题为“Preplanned Studi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All-Cause,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 China, 2010–2022”,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数据。
抑郁症:一种异质性的疾病
在临床上,抑郁症被视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根据患病程度的不同,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抑郁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或对活动失去兴趣,且这种状态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同时伴有睡眠障碍、饮食习惯改变、疲劳、自杀想法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其他症状。
中国研究:抑郁症与死亡率正相关
本研究利用中国的一个基于人群的队列,评估了2010年抑郁症患者在随后12年内的死亡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人口中,抑郁症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联在不同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的人群中表现各异,但男性、城市居民、年轻人(60岁以下)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风险尤为突出。
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CCDRFS)是一项长期的全国性调查,由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督。2010年的调查在中国162个疾病监测点(DSP)进行,涉及10万多名18岁及以上的参与者。调查记录了参与者的死亡数据,包括死亡日期和根据ICD-10系统分类的原因,如心血管疾病、癌症、自杀、非自杀伤害等。
在评估抑郁症时,研究采用了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该问卷包含9个问题,询问参与者过去两周内出现的抑郁症状,得分从0(完全没有)到3(几乎每天)。根据得分,抑郁症严重程度被分为三个等级:无(PHQ-9≤5)、轻度至中度(5<PHQ-9≤15)和重度(PHQ-9>15)。
研究结果:抑郁症患者死亡率更高
经过平均11.6年的随访,研究发现共有7333人死亡。患有抑郁症的参与者的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抑郁症参与者。特别是在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人群中,男性、城市居民、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体重较轻的人的死亡率更高。轻度至中度抑郁症也显著影响了大多数亚组。
值得注意的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是女性的三倍。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因为尽管女性抑郁症患病率更高,但男性的死亡率却显著高于女性。此外,城市、年轻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受到抑郁症的影响也更为显著,尽管他们属于过去研究较少的相对优势亚群体。
抑郁症影响的多重机制
抑郁症影响死亡率的机制可能涉及多个方面。一方面,抑郁症与吸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习惯相关,这些习惯本身就会增加死亡率。另一方面,抑郁症对代谢功能的影响,特别是脂质代谢,可能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发展,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不同亚群体对抑郁症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死亡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男性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自我伤害或冒险行为来应对抑郁症,而女性则可能更多地寻求社会支持或专业帮助。
呼吁:加强抑郁症患者的身心支持
中疾控的研究强调了加强对所有抑郁症患者身心支持的必要性,特别是那些属于高危亚群的人。作者指出,抑郁症与因受伤和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尤其相关,因此应优先为这些患者提供加强的身心支持。
延伸阅读:
中疾控:中国9500万抑郁患者,男性重度患者死亡率是女性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