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1400万外国人涌入中国,重庆街头成国际打卡地

时间:2025-10-01 05:17:21 来源:阿燕姐说育儿 作者:阿燕姐说育儿

昨晚在TikTok上刷到一条热门视频:一位英国游客坐在重庆的出租车上,戴着一次性手套啃兔头,边吃边抹眼泪,说这比炸鱼薯条带劲十倍。视频下方清一色的评论:原来中国长这样?我也想去!



我盯着屏幕笑,笑完又有点恍惚。去年这时候,外国人提起中国还绕不开“神秘”“危险”等标签,今年热搜词却变成了“好方便”“想二刷”。这种变化快得像高铁,一瞬间,世界给中国贴的滤镜碎了。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欧洲游客递上护照,3天就能拿到签证。支付更便捷:支付宝秒绑外卡,老外在面馆扫码买一碗牛肉面,“滴”一声,老板和他都松了口气。



长沙的茶颜悦色门口,波兰妹子排队四十分钟,只为那口奶油顶。拍完照发现队伍更长了,她耸肩:“在华沙可没这热闹。”喀什古城里,土耳其大叔被维吾尔小孩拉着跳舞,他发Ins说:“以为到了伊斯坦布尔,结果GPS显示中国。”评论区炸了,有人问:“你确定没穿越?”



中国的安全度被量化成数字:北京夜间步行安全指数92.4,东京89.5。日本网友破防:“原来我们才是乡下。”成都地铁失物找回率98.7%,一位老外丢了相机,半小时就找回,他发微博:“这效率像游戏外挂。”



Z世代游客不爱团餐,要当熊猫铲屎官,掏一天粪,晒成古铜色,回酒店还舍不得洗,说那是“中国味道”。高铁通到肇兴侗寨,山里的5G比我在北京出租屋还稳。侗族大歌一响,法国小姐姐边录边哭,问歌手唱什么,翻译说:“唱的是‘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她当场改签机票,多留了三天。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年轻人对华好感度两年涨22%,理由简单粗暴:“来了,和BBC说的不一样。”有人担心这波热度只是网红打卡,风一吹就散。我反倒觉得,当老外为一碗豆花、一张高铁票、一次夜跑点赞,他们记住的不是滤镜,是凌晨两点街边还在营业的便利店,是手机没电时陌生人递来的充电宝,是真实到发烫的烟火气。



中国不靠宣传片说服世界,靠的是凌晨不熄的灯、准点来的车、丢不了的钱包。当这些细节被380亿次播放,世界自然会把“神秘”改成“想去”。下一站,他们还会来,因为这里有好吃的、好活的,更有好安心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