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百年前北洋政府无心之举,成就今日外交最强捡漏

时间:2025-09-17 17:23:19 来源:野蛮不失女人心 作者:野蛮不失女人心

1925年4月9日,对于北洋政府而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那天,段祺瑞手中捏着一张来自法国驻华公使的奇怪邀请函,心中充满了疑惑。

邀请函上明确写着:1920年2月9日,美、英、丹、法、意、日、挪威、瑞典等18国在巴黎共同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法国政府现邀请中国等国加入。



段祺瑞与外交总长沈瑞麟反复商讨,终于明白了法国人的意图——他们希望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一部分权益赠予中国。这个消息让段祺瑞哭笑不得,毕竟他不久前才被法国政府“算计”了一笔,对方先是承诺退还《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未付部分,结果一番操作后,中国反而倒欠法国白银6500万两。

因此,当签约的消息传来时,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但段祺瑞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派人签字。谁曾想,这一看似无奈的举动,竟无意间铸就了我国外交史上的“最强捡漏”,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个充满争议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说起。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这个距离北极点仅1750公里的神秘之地,是人类能够居住的最北地区。早在1596年,荷兰探险家威廉就首次抵达了这片群岛。当时,岛上白雪皑皑,宛如仙境,除了北极熊、麋鹿和海象等野生动物外,几乎无人烟。荷兰人便给这片岛屿起名为“斯匹次卑尔根”。



只可惜,他们误以为此岛是格陵兰岛的一部分,因此并未对外宣称占有。不久后,英国人亨利也意外抵达了这个岛屿,并发现了大量的鲸鱼群。这一发现迅速吸引了英国、荷兰、德国、法国等国的捕鲸大队纷至沓来。

然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人们陆续在岛上发现了煤、磷灰石、石棉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都是欧美工业革命时期急需的能源。一时间,斯匹次卑尔根岛变得热闹非凡。

各国纷纷涌入,资源开采链条的利润一度高达700%。都说50%的利润让资本铤而走险,100%的利润能让资本践踏一切,而700%的利润足以让各国不惜一战。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就这样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