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成都25岁女子公园自缢身亡,遗书内容曝光,身份真相澄清

时间:2025-09-17 19:23:18 来源:胡侃社会百态 作者:胡侃社会百态

近日,成都一座公园内发生的一起自杀事件,因逝者遗留下的一封遗书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名25岁的女子黄某,选择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遗书中那句“别害怕,我是自杀。我真骑不动了,本来想找人少、树不错、风景又好的地方,真走不动了”,既透露出她最后的善意,也隐藏着深深的绝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据调查,9月8日晚,黄某独自一人从龙泉驿区地铁二号线行政学院站出发,沿着绿道骑着共享单车前往事发公园,最终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现场留下的遗书明确显示,她生前已有厌世倾向。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很快查清了她的身份,并排除了被侵害的可能,确认这是一起非刑事案件。同时,调查还特别澄清,黄某生前是自由职业者,并未从事外卖配送行业,此前网传的“她是外卖骑手”的说法并不属实。

事件在网上传开后,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被遗书中的善意所打动,纷纷留言表示惋惜和哀悼。有人说:“好让人难过,‘别害怕我是自杀’,泪目……谢谢她,她是善良的人,愿她来生无任何困厄。”还有人感叹:“一颗心要历经多少绝望,才会决绝地扑向死亡。惟愿每个走在深渊里的人,都能重见光芒。”字里行间,都是对这个年轻生命逝去的深深惋惜。

关于黄某“自由职业者”的身份,网友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将其与无业划等号,认为“自由职业其实就是无业人员”。也有人直言不讳:“一句自由职业把一个心酸说的这么自然,啥是自由?我的理解是无班上,无责任,无收入,无管束。自由到随便活随便死都没人管你。”在这些网友看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可能是她压力的重要来源。有人疑惑:“成都这么大的城市找份工作很难吗?有事做就不会多想了,人也不会空虚烦闷。”也有人猜测:“没有工作,活不下去了。去世了,也没有亲人关心。大概率家里人要么没几个了,要么也断联了。”



更多网友则把目光聚焦在了年轻人生存压力这一话题上。有过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态度:“成年人的压力很大,我经常给儿子说,只要健康的活着,其它都不重要。普通人家,降低消费水平,不该买的不买,不点外卖,不在外面去大吃大喝,还是在成都有车有房,也不与人攀比,平时去免费的公园转转,网上买便宜又好看的衣服。”也有人劝大家:“珍惜生命!珍爱自己!累了就歇一下,困了就睡一觉,不要与别人比,现在生活有政府托底,多好的时代呀!不要一时糊涂让父母伤心绝望。”

然而,也有人感慨当下压力的特殊性:“以前物质缺乏吃不饱饭却很少有人自杀,现在物产丰富条件好,自杀的人却那么多。”还有人不解:“死都不怕,还怕活着?有那么多残疾人都顽强的生活着,有困难,也会有办法,人生之路哪有那么平坦。”更有人反复追问:“是什么逼死了年轻人,这么年轻?”“自杀事件频发说明什么?”“为什么总会有年轻人自杀,值得深思。”甚至有人猜测具体诱因:“身边人和环境带来的压力,抑郁状态无人理解,是否网贷,总之能压垮这么年轻一姑娘的绝不是一棵稻草。”“一定要查一下是否背有网贷!”

还有些网友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生活,爱情,事业,人人都在挑战自己,负重前行,一旦超负荷了,自己就绝望了,觉得很累很累,想休息了,就放下一切,万念俱灰,两眼一闭,走向另一个世界,一切终于解脱!哎!人,为什么而活?”也有人反思个人心态:“总有一些人期望太高,导致压力太大,一时转不了弯,走上了绝路。愿所有人都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人生,坚强的活着,才有希望。”甚至有人用自己的经历打气:“我50多岁还无家可归,或者有家归不得,都没有想过结束自己,年纪轻轻就轻生,哎,只能说很遗憾,感慨自己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强。”



这起事件让人既惋惜又沉重。25岁,本是一个充满可能性和希望的年纪,黄某在最后时刻还想着不吓到别人的善意,更显其内心曾有的柔软。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背后,或许藏着不被理解的生存压力;看似物质丰富的当下,年轻人仍可能被无形的重量压垮。多些对身边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给无稳定工作者更多社会支持,让陷入困境的人能看到哪怕一点出路,或许就能减少这样的悲剧。生命只有一次,愿每个努力撑着的人,都能等到能喘口气的时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