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大外交|美国再施压印度,新德里转向多元外交破局

时间:2025-10-02 16:44:0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在美国与印度宣布重启陷入僵局的贸易谈判之际,新德里再次遭遇美国新一波打击。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决定自9月29日起,对在伊朗恰巴哈尔港运营的印度个人与企业实施制裁,此举直接威胁印度首个海外港口项目及“南北走廊”互联互通计划的未来。


图为外媒制作的恰巴哈尔港位置示意图

此次制裁豁免的取消,是美国近期对印度持续施压的最新动作。9月28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威胁称印度“需要被修理”,而华盛顿与新德里之间的摩擦已导致两国关系跌至冰点。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指出,特朗普政府政策调整导致印度在美国战略中的排序下降,美印利益冲突与领导人矛盾加剧了关系恶化。

恰巴哈尔港:印度互联互通战略的“致命伤”

9月18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撤销2018年依据《伊朗自由与防扩散法案》(IFCA)出台的制裁豁免,该决定将于9月29日生效。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东南沿海,距印度古吉拉特邦坎德拉港仅550海里,是印度绕开巴基斯坦通往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的关键节点。自2016年以来,印度已投入20亿卢比(约合1.6亿人民币),并于2024年5月与伊朗签署为期10年的港口运营合同,总投资约3.7亿美元。

“今日印度”新闻网站称,美国此举对印度构成战略打击。恰巴哈尔港吞吐量持续增长,印度政府曾预期其全面运营将显著促进贸易、税收并提升战略影响力。然而,美国外交政策专家迈克尔·库格尔曼指出,制裁将直接冲击印度互联互通目标,导致其他国家不敢投资,印度单凭自身财力难以推进项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刘宗义分析,恰巴哈尔港是印度“西进战略”的核心,对扩大中亚影响力、化解能源风险至关重要。美国此举不仅打击港口建设,更威胁印度通过“南北走廊”联通中亚、高加索地区及欧洲的战略。

美印关系:从“亲密伙伴”到“被修理对象”

8月,美国对印度实施惩罚性关税,印度成为仅有的两个被征收50%关税的国家之一。此前设定的2030年双边贸易额5000亿美元目标已鲜少被提及。6月17日,特朗普与莫迪通话时要求印度在访美期间与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合影,并自称斡旋了印巴停火,但未获印方认可。9月23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再次吹嘘结束包括印巴冲突在内的7场战争,并指责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图为特朗普(右)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中)和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举行会谈

9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及陆军参谋长穆尼尔会谈,并接受巴方“和平主义者”赞誉。这一场景与印度媒体描述的“特朗普曾嘲讽巴基斯坦为恐怖主义避风港”形成鲜明对比。刘宗义指出,美印关系逆转源于美国国家战略调整,两国在“遏制中国”之外的利益分歧显著,且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印度的“印度制造”目标背道而驰。

印度转向:多元化外交破局

面对美国施压,印度开始加速回归多元外交。9月22日至24日,印度代表团赴华盛顿讨论贸易协议,但学者认为双方可能均不满意结果。印度媒体称,新德里正推进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并与俄罗斯、东盟和非洲国家加强合作。8月31日至9月1日,莫迪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被视为对过度倾向美国的回调。


图为莫迪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钱峰分析,印度在经济合作上与中国、日韩、东盟和欧洲发展关系,在外交层面延续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并改善与中国的全面关系,实际上是回归外交政策主轴的举动。刘宗义则认为,印度未来可能仍需在安全领域依赖美国,但美印关系难以恢复至拜登政府时期的紧密程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