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队在训练营期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打击——核心球员范弗利特因十字韧带撕裂,赛季报销。这场突如其来的伤病彻底打乱了火箭的赛季计划,原本备受期待的首发阵容——范弗利特、阿门汤普森、史密斯、杜兰特和申京的组合,原本被认为兼具攻防均衡,内外线火力兼备。范弗利特作为球队的控场大脑,凭借出色的防守和稳定的三分投射,一直是火箭后场的重要支柱。而杜兰特的加盟,则弥补了杰伦格林离队后留下的进攻火力空缺,史密斯也通过拉开空间成为侧翼的可靠投手。
阿门以其全能的身手,在球场上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可以像掘金的阿隆戈登那样顺下吃饼,或持球单打,利用抛投得分,同时在防守端也能查漏补缺。至于申京,他在欧锦赛上的神勇表现证明了他有成为火箭进攻轴心的潜力。然而,范弗利特的意外受伤迫使火箭不得不重新调整战术布局,寻找新的应对之策。
火箭记者Kelly Iko在最新报道中指出,球队计划让阿门和谢泼德两位年轻球员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填补范弗利特留下的空缺。Iko甚至认为,范弗利特的报销或许是火箭“因祸得福”的机会,因为球队可以趁势围绕申京、阿门和谢泼德这三位年轻球员,构建一个全新的核心框架,为未来10年的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名记Jake Fischer也表示,在季前赛及常规赛初期,火箭将重点考察阿门和谢泼德的表现。这两位年轻球员的天赋和潜力,将成为球队应对危机的关键。当然,火箭并未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两人身上。申京的打法与约基奇类似,拥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内线统治力,而杜兰特也能在进攻端承担部分串联任务。因此,即便没有范弗利特,火箭在进攻端的串联能力依然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范弗利特没有受伤,他在火箭体系中的角色价值也在逐渐下降。随着申京的成长,他逐渐成为球队进攻的核心,承担了更多的组织任务。杜兰特的到来则进一步分担了得分重任。在这种情况下,范弗利特在场上的主要任务被简化为持球过半场后将球交给申京,然后专注于外线防守和三分投射。而这些工作,谢泼德和阿门完全有能力胜任,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得更好。
阿门作为2023年的4号秀,拥有2.03米的身高和出色的动态与静态天赋。尽管他的投篮能力仍需打磨,但在身体素质和球场影响力方面,他被认为是“勒布朗·詹姆斯式”的天赋型球员。美记Tom Haberstroh在“Yahoo! Sports”播客中也提到,当阿门担任控卫时,火箭的百回合净胜分高达+10.7,这一数据与上赛季联盟第一的雷霆(百回合净胜10分)相当,意味着阿门在控卫位置上的影响力已经达到联盟顶级水准。
更令人惊讶的是,阿门担任控卫时,火箭的进攻效率并未下滑,反而表现出色。数据显示,当阿门打控卫时,火箭每百回合得分高达123分,而阿门个人场均也能贡献22分7助攻的全明星数据,真实命中率接近60%,在全联盟控卫中排名第15位。这些数据不仅颠覆了外界对阿门进攻能力的质疑,也证明了他在组织和得分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比之下,范弗利特在控卫位置上的作用更多是稳定和经验,而阿门则带来了更多的冲击力和可能性。在防守端,阿门同样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他已经入选了最佳防守阵容,证明了他在防守端的统治力。而随着他三分球的逐渐开发(上赛季两侧底角三分命中率达到40%),阿门的全面性进一步提升,这样的表现让火箭更有信心将他推上首发控卫的位置。
谢泼德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范弗利特的缺席对外线三分投射的影响尤为关键,而这正是谢泼德能够发挥作用的舞台。谢泼德上赛季在首发时场均贡献20分5助攻,三分命中率高达52%,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范弗利特场均14+5的表现。如果谢泼德能兑现天赋,他在外线的威慑力绝对能让火箭起飞。
Tom Haberstroh认为,外界对阿门和谢泼德的潜力普遍低估,尤其是谢泼德在增重后展现出的防守进步,让他在攻防两端都具备了成为首发球员的潜力。在新的战术体系中,火箭真的可能会安排阿门担任控卫,负责组织进攻和持球内切攻框,而谢泼德则更多地扮演分卫角色,专注于拉开空间和外线投射。这样的分工既能最大化两人的优势,也能弥补范弗利特缺席带来的空缺。或许,火箭并未失去争冠的能力,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