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T中国大满贯男单1/8决赛中,周启豪以0-3的比分不敌巴西名将雨果-卡尔德拉诺,遗憾无缘8强。三局比分分别为12-14、10-12、7-11,每一局都显得异常胶着。
比赛结束后,不少关注周启豪的球迷感到惋惜。从比赛过程来看,周启豪的状态其实相当不错,赛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然而,雨果在比赛中多次获得擦网的幸运分,而周启豪在综合实力上稍逊一筹,最终在关键时刻“再三而竭”,输掉了比赛。
那么,周启豪的输球仅仅是因为运气不佳吗?实际上,在王楚钦以3-0击败韩国选手安宰贤后,他的赛后发声已经揭示了周启豪等国乒非主力选手的问题所在。王楚钦指出,自己之所以能够赢下韩国劲敌,最关键的是在第一局9-9后发球做得不错,技战术执行稳定,且在关键时刻能够“抠得比较紧”。相比之下,周启豪等选手总是在前面领先,但到了关键分就把握不住,这正是他们未能打出来的主要原因。
雨果在赛后也谈到了自己能够赢下周启豪的原因,他表示:“我对于关键分的把握比较好,今天的心理状态也比较稳定。”这进一步印证了关键分把握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
国乒由于报名人数限制,很多大赛无法给非主力选手报名,这也导致了他们大赛经验的欠缺。面对关键时刻的准备不足,往往成为他们输球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非主力选手往往担任陪练角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主力选手弥补技术漏洞,而自己的问题则容易被忽视。教练组也不会专门分出更多的精力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他们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虽然王皓等教练开始给这些非主力选手更多的参赛机会,但在他们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的前提下,输球反而会更加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影响教练组对他们能力的评估,形成恶性循环。
想当初,王楚钦也曾频繁输球,后来遭遇禁赛等打击,但他专门下功夫突破自我,再加上刘国梁等人的重点培养,给予他更多的资源倾斜,这才逐渐成长为今天的国乒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