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中澳铁矿石贸易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据权威媒体报道,中国正在逐步调整铁矿石进口策略,减少对美元计价铁矿石的采购规模。这一举动让澳大利亚经济界感到担忧,澳总理甚至公开喊话,希望维持对华出口稳定。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铁矿石。长期以来,这些交易主要以美元计价结算。但近期,中国买家开始增加人民币计价合同的比重,同时扩大从巴西、南非等非澳来源的采购量。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调整既是出于汇率风险管理的考虑,也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中,澳矿占比已从往年的70%降至62%,而巴西矿占比升至21%。
铁矿石出口占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总额的近60%,是其最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中国采购策略的变化,立即在澳大利亚国内引发连锁反应。澳元汇率出现波动,矿业股集体走低,西澳州政府紧急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澳大利亚资源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注意到中国市场的变化,正在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澳大利亚铁矿石具有品质和运输成本优势,相信能维持市场地位。"
面对可能出现的出口下滑,澳大利亚总理在近期的一次商业论坛上公开表示:"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们希望继续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优质资源。澳大利亚愿意在结算方式上保持灵活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分析认为,澳方的表态反映出其对中澳贸易关系的重视。但专家指出,要真正解决贸易结构问题,澳大利亚需要在地缘政治立场和产业多元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对于澳方的关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企业的采购决策完全基于市场原则和商业考量。我们欢迎所有符合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供应商参与竞争,共同维护全球铁矿石市场的稳定。"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对高品质铁矿石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同时,中国也在加快国内铁矿开发,并扩大废钢回收利用,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此次铁矿石贸易结构调整,被视为中澳经贸关系变化的一个缩影。双方如何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将成为未来观察的重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澳贸易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
(本文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澳大利亚统计局等公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