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舞台上,大国博弈与地缘冲突交织,各方围绕能源与金融展开激烈攻防。核心矛盾直指一国经济命脉——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而另一方则试图通过军事与金融手段实现战略目标,全球局势因此进入高危对赌阶段。
图为普京 资料图
美乌联手:从情报支持到远程导弹的精准打击
十月初,美国政府一反常态,允许情报机构与五角大楼为乌克兰提供俄罗斯境内能源设施的精准坐标。这一举措被视为“战略升级”——此前乌军对俄炼油厂、输油管道的袭击多依赖猜测,而今在美方技术支持下,打击效率大幅提升。俄罗斯能源出口占其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此举直接威胁其经济根基。
更令局势升温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正积极争取美国“战斧”巡航导弹。该导弹射程达2500公里,可覆盖莫斯科;备选方案中的“梭鱼”导弹射程近1000公里,亦能打击俄欧洲部分能源设施。10月2日,泽连斯基透露与特朗普讨论远程武器供应问题,而美国副总统万斯则暗示可能由欧洲出资采购后转交乌克兰。若此类武器到位,俄能源设施将面临系统性威胁。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 资料图
欧盟金融战:冻结资产与贷款支援的双重施压
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达成共识,拟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及协助俄规避制裁的实体实施关税与禁令。欧盟动作更为激进——同日在哥本哈根开会,计划以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为抵押,获取1400亿欧元贷款支援乌克兰。丹麦首相提议,半数资金用于乌军购武器,半数用于战后重建。此举被克里姆林宫斥为“纯粹盗窃”,并警告将采取对等报复。
然而,欧盟计划存在法律漏洞。俄罗斯央行2000亿欧元资产冻结于比利时清算系统,动用需解决合法性争议。更讽刺的是,10月3日欧盟被曝考虑解冻俄寡头杰里帕斯卡20亿欧元资产,以补偿奥地利银行损失。此举被批“双重标准”,暴露其政策矛盾。
图为冯德莱恩 资料图
普京反制:国有资产快速出售法令的“以牙还牙”
面对西方压力,普京于9月30日签署法令,将国有资产出售流程从数月压缩至10天,涵盖评估、过户、收款全环节。此举被解读为对欧盟的直接警告:若动用俄资产,俄将出售境内西方企业资产,从银行到消费品公司均在目标范围内。去年,俄已没收德国博世与意大利阿里斯顿在俄子公司,此次法令进一步升级对等报复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法令为部分西方机构留出“活口”。例如,富兰克林邓普顿等机构可出售俄企股票而无需普京批准。此举既展现强硬姿态,又避免将所有西方投资者推向对立面——俄境内仍有大量西方企业运营,彻底决裂对双方均无益处。
图为五角大楼 资料图
高危对赌:突破底线的全球博弈
当前局势已演变为风险极高的对赌:美国赌情报与导弹能切断俄能源收入,欧盟赌动用俄资产能为乌续命,普京则赌西方资产筹码能遏制对手行动。然而,远程导弹可能逼近莫斯科,动用主权资产将动摇全球金融信任,资产没收潮更会卷入更多国家。
这场博弈无真正赢家。乌获得武器与贷款难换和平,欧承担法律与信誉风险,俄能源命脉受创将加剧民生压力,美则可能深陷对抗泥潭。能源与资产筹码堆积如山,但真正终结冲突的,从来不是冰冷的财富与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