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您能想象吗?一顿饭消费近三千元,我特意多给了五十元,连零头都没让找。
可临走时,亲家母却追出来,为十块钱的鱼食钱跟我算得清清楚楚!那一刻,我浑身血液直冲头顶,气得浑身发抖。
我们一家五口,本是去亲家开的度假村消费,想着是给他们捧场,可在他们眼里,我们恐怕连普通客人都不如。
更可气的是,就在我们为十块钱尴尬时,亲家的儿子正带着一群朋友在包厢里大吃大喝,消费不菲,却分明是免单。
这种明目张胆的双标和算计,就像一记耳光扇在我脸上。这哪里是十块钱的事,分明是把人当……糊弄!
我们家和亲家,性格迥异,就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儿女的姻缘,被硬生生扯到了一个平面上,别提多别扭了。
我和老伴是退休干部,退休金丰厚,生活讲究个体面大方。而亲家两口子,是白手起家的农民企业家,据说生意做得不小。
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可我们偏偏住在同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儿媳又常年在国外,这层关系就显得愈发微妙。
我总觉得他们为人太过算计。逢年过节,我让老伴挑上好的榴莲、鲜活的海鲜送过去,讲究个礼数。可这么多年,他们从未有过回礼,甚至连句像样的客气话都没有。
时间一长,我心里结了疙瘩,便不再主动登门。我信奉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既然气场不合,那就远着点。
国庆期间,儿媳从国外回来,极力主张去她娘家开的度假村玩两天。我心里一万个不情愿,那种明码标价还要欠人情分的地方,想想都膈应。
但看着儿子的眼神,我好面子的毛病又犯了,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我主要怕儿子难做。
出发前,我特意取了一万块钱现金揣身上,打定主意,一切消费自己买单,绝不欠他半分人情。
亲家的度假村修得确实气派,但在我眼里,却像个小算盘,处处透着精明。
第一天钓鱼,收费标准牌挂得老高:一人一百。我们一家五口,就是五百。我掏出钱包,亲家公就站在旁边,脸上挂着生意人惯有的笑,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
骨子里那种农民企业家的气质展露无遗。儿媳嘴上说着“爸,自家人不用给”,可她爹愣是没接这话茬。我二话不说,把钱递了过去,亲家公自然然地收下了,仿佛天经地义。
中午吃饭,点了一桌子菜,丰盛是丰盛,结账一看,两千九百五(两天的)。我递上三千,说“不用找了”。亲家公依旧没推辞,只是让服务员抱来个西瓜,说是赠送的。
我当时心里就冷笑一声。我在外面随便哪个饭店消费这么多,抹个零头再送个果盘都是常事,到这反倒成了恩赐?罢了罢了,我心想,就当是照顾他们生意,让他们挣点吧。
真正让我血压飙升的一幕,发生在我们临走时。亲家母突然追出来,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一脸认真地说:“哎呀,老哥,差点忘了,还有十块钱的鱼食钱没算呢。”
我当时就懵了,感觉一股血直冲头顶,浑身不由自主地微微发抖。十块钱!在我刚消费完近三千元之后!
我眼睁睁看着我儿子,他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但终究没说什么,默默掏出十块钱递了过去。
那一刻,我远远的望见,餐厅里,亲家那个小儿子正和一帮朋友推杯换盏,看样子消费不菲。这肯定是免单的。
这种鲜明的对比,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凭什么?都是儿女!
从那以后,我和亲家彻底断了来往。我觉得,我就是冤大头!之后,在小区里碰见,也当是陌生人,连头都不点。
我心里堵着一口气,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做人做事太不讲究,太不尊重人。
然而,命运有时就爱开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玩笑。
一天半夜,急促的电话铃惊醒了我,是国外的儿媳带着哭腔:“爸!不好了,我爸心脏病犯了,就在小区家里,救护车还没到,怎么办啊!”
那一刻,什么算计、什么十块钱鱼食,全被抛到了脑后。那是条人命!
我抓起外套就冲了出去,老伴在后面喊什么都听不清。冲到亲家家,他已经脸色发紫,瘫倒在地。
我二话不说,背起他就往小区门口跑。深更半夜,好不容易拦了辆出租车,一路疾驰到医院。
抢救室门口,需要交押金,亲家母慌得六神无主,我直接刷了自己的卡,垫付了九千九百九十五元。
经过抢救,亲家公转危为安。
第二天,他缓过劲来,竟然真的从包里摸出一万块现金还我。我看着那沓钱,心里五味杂陈,鬼使神差地,我掏出钱包,找出五块钱零钱,递还给他。
他愣了一下,居然真的伸手接了过去,还下意识地捻了捻。我苦笑着,又补了一句:“昨晚打车费二十,是我付的。”
他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手在身上摸索了半天,讪讪地说:“哎呀,亲家,我没零钱……”
我看着他那样子,心里那股邪火又上来了,用一种近乎赌气的平静语气说:“你给我一百,我找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