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艾米丽·布朗(Emily Brown)和迈克尔·戴维斯(Michael Davis),以表彰他们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处理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量子纠错码的物理验证,通过新型超导量子比特架构,将量子计算中的错误率降低至理论阈值以下。这一突破解决了量子计算机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的关键障碍,为构建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词中指出:"他们的研究将量子计算从理论构想推向工程实现,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引发计算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获奖成果公布后,全球量子计算相关股票集体上涨。分析机构预测,到2030年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明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标志着量子计算进入工程化阶段,中国需要加快在量子硬件领域的研发投入。"
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授予221位科学家,其中美国科学家获奖次数达98次。2022年该奖项授予量子纠缠领域研究者,2023年则聚焦于阿秒脉冲激光技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