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理想汽车滑铁卢:9个月从巅峰跌落,输在何处?

时间:2025-10-08 00:37:34 来源:禾法思考 作者:禾法思考

如果你在2024年初问任何一个中国中产家庭换车会考虑什么品牌,答案大概率会是——理想汽车。彼时的理想,堪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神话。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精准家庭定位,以及“可油可电”的增程式动力,理想以近乎降维打击的姿态,迅速占领了30万以上家庭SUV市场。

L9、L8、L7三款车型相继推出,问界、蔚来、小鹏等竞争对手纷纷败退。创始人李想更是被捧上神坛,成为无数创业者膜拜的“产品教父”。然而,时间仅过去9个月,市场格局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再看销量榜,新势力前三的位置早已不见理想踪影。2025年8月,理想汽车销量同比暴跌超40%,被寄予厚望的纯电旗舰i8上市即遇冷,股价从高点回撤近三成,市值蒸发数百亿。更致命的是,“理想车主乱停车”的负面标签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让这个曾代表“顾家好男人”的品牌,瞬间被贴上“素质低下”的标签。

从万众追捧到千夫所指,从行业颠覆者到战略迷失者,理想汽车仅用9个月就完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滑铁卢”。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01 增程技术:舒适区变坟墓

理想的崩盘,始于其最引以为傲的“护城河”——增程技术。在2025年之前,理想的成功逻辑简单粗暴却有效:在充电设施尚不完善的中国市场,提供一台无里程焦虑、又能享受电车平顺驾驶和绿牌政策的SUV,同时将车内空间和舒适性做到极致。

这套打法在当时堪称无敌,但理想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将特定历史时期的解决方案,错当成了可以一劳永逸的终极答案。当李想还沉浸在“500万以内最好家用SUV”的自我感动中时,两路追兵已悄然逼近。



第一路追兵:华为的高端绞杀

2025年一季度,问界M9以均价55万的价格,单月销量超过理想L7、L8、L9三款车型总和。当所有品牌都具备“冰箱彩电大沙发”后,胜负手变成了科技含量。华为凭借遥遥领先的智驾系统,向中产奶爸们讲述了新故事:真正的豪华不是让家人在车里看电视,而是让驾驶者在堵车时彻底解放双脚,安全处理工作或陪伴家人。

理想引以为傲的舒适性,在华为绝对的技术壁垒面前瞬间失色。

第二路追兵:零跑们的性价比背刺

当华为在高端市场抢夺蛋糕时,零跑等品牌则在低端市场直接掀翻理想餐桌。它们以“半价理想”的策略推出同样大空间、同样增程的SUV,将价格打至15万级别。这彻底打乱了理想的节奏,为保销量,理想被迫推出低价车型L6,将产品线从30万以上拉低至25万级别。

这一退,品牌高端形象瞬间瓦解。更可怕的是财报崩盘: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车辆销售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



曾经被奉为神明的商业模式,在短短半年内就被竞争对手用“上压下打”的钳形攻势彻底撕碎。那个最温暖、最赚钱的“舒适区”,转眼变成了埋葬自己的坟墓。

02 纯电领域:300亿发布会的灾难

如果说增程市场的溃败是“温水煮青蛙”,那么理想在纯电领域的失败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公开自爆”。2025年7月,被寄予厚望的纯电旗舰i8正式上市,随即引发史诗级灾难。

产品力:高价低配

一台32万起售的车,低配版竟砍掉理想标志性的“冰箱彩电”,智驾芯片仍使用上一代地平线方案。消费者愤怒质疑:花30多万买一台没有灵魂、技术落后的理想,图什么?上市24小时大定仅3000多台,转化率低得惊人。

营销:自杀式袭击

发布会上,理想为展示车身安全播放“i8撞翻8吨卡车”的测试视频,这一操作堪称疯狂。没过多久,卡车制造商东风柳汽指控理想侵权,央视财经和重要党刊直接点名批评其“营销式测试”误导公众、毫无安全底线。事件性质从商业营销上升至社会责任问题。



全网抹黑:理想车主乱停车

i8发布会争议最大时,抖音、小红书突然涌现大量内容、标签一致的视频,核心思想均为“理想车主素质差,都是乱停车的特权阶级”。明显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水军”攻击,闲鱼上甚至出现“定制乱停服务”,5元一次。

这一招精准打击了理想最核心的用户群体——35至45岁、极其在乎社会形象的中产家庭。郑州一车主规规矩矩停车仍被邻居指指点点,北京一对教师夫妻因担心开理想上班被说闲话而退单。



i8的失败、官方的点名、全网的抹黑,三股负面洪流叠加形成完美的“死亡螺旋”。理想股价一周内暴跌超13%,市值蒸发超300亿港元。品牌形象从“顾家好男人”跌落至与“凯迪拉克洗浴王”“思域鬼火少年”为伍。更讽刺的是,高管和最大外部股东美团王兴悄悄减持、套现、离场,船未沉,船长和大副已先跳船。

03 蔚来与小鹏:猎人的反击

就在理想深陷泥潭时,曾被其压制三年的蔚来和小鹏终于迎来反击时刻。他们像耐心的猎人,蛰伏多年后亮出磨好的獠牙。

蔚来:长期主义的胜利

过去几年,蔚来因“亏钱换电”饱受诟病,所有人都嘲笑李斌在用金子搭建虚无缥缈的“乌托邦”。但到2025年,当全国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5%,当所有车主都被节假日高速上“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的噩梦折磨时,大家才突然发现,蔚来的“换电站”才是这个时代最坚固的“护城河”。

截至2025年9月,蔚来在全国建成3503座换电站,高速上平均不到200公里就有一座。当理想车主还在规划沿途充电桩时,蔚来车主已3分钟换块满电电池重新出发。这种体验上的“碾压”,是任何“冰箱彩电”都无法弥补的。



更致命的是,蔚来在8月推出的子品牌“乐道”。乐道L90同样主打家庭SUV,支持换电,空间比理想L8还大,起售价26万。若采用电池租用方案,车价直接降至17.98万。这已不是竞争,而是“屠杀”。首月交付破万,销量超过理想L9和L8的总和。蔚来一边用80万的ET9守住高端品牌形象,一边用乐道这个“刺客”精准捅穿理想大本营,这套“组合拳”打得实在漂亮。

小鹏:技术主义的胜利

如果说蔚来赢在“模式”,那么小鹏则赢在“技术”。当理想的智驾还在原地踏步时,小鹏的XNGP 5.0已实现全国95%高速的“无图”领航辅助驾驶。用户实测在堵车路段可“全程不用踩刹车”,这种“黑科技”带来的口碑是任何营销都换不来的。

更重要的是,小鹏通过自研芯片将智驾成本打了下来。22万的小鹏G7就配上了双激光雷达,而特斯拉Model Y还在用纯视觉方案。性价比瞬间凸显。



于是,我们看到了小鹏的销量爆发:主打15万市场的MONA M03,13个月卖了18万台,成为小鹏的“现金牛”;主攻20万市场的G7,上市首月就卖了近7000台。当理想还在为要不要放弃增程而纠结时,小鹏已用一套纯电+智驾的爆款组合拳,牢牢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消费群体——那些不再为“冰箱彩电”买单,而愿意为“科技感”付费的年轻人。

04 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打

理想的滑铁卢不是偶然,而是技术路线上的“路径依赖”、纯电转型上的“战略迟缓”、品牌营销上的“傲慢自大”多重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它输给的不是蔚来或小鹏,而是这个时代。

当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从“有没有”进化到“好不好用”,当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从“里程焦虑”转移到“补能效率”和“智能体验”时,理想这个曾经的“优等生”却因过去的成功患上了严重的“路径依赖症”。它舍不得放弃“增程”这个曾经的功臣,结果被市场无情抛弃。



蔚来的换电、小鹏的智驾,它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一个飞速迭代的赛道里,最危险的就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2025年的这场牌局,上半场已经结束。理想虽然输得很难看,但牌桌上的游戏还在继续。只不过,下半场的游戏规则已彻底改变,那个靠“冰箱彩电大沙发”就能躺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