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2025年工程市场的异常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原本备受追捧的国企、央企大型工程项目,竟在公开招标中遭遇接标冷清的尴尬局面。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逻辑与市场变化?
据多方信息显示,2025年开年以来,多地国企、央企发布的基建、能源、交通等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在招标阶段出现报名企业数量锐减的情况。部分项目甚至因无人投标或投标企业不足法定数量而流标,与过去“一标难求”的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行业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这一现象对工程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尽管当前面临挑战,但多位受访者认为,这一现象或将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降低成本,同时探索EPC总承包、PPP等新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
2025年的这一“怪现象”,既是挑战,也是行业洗牌的契机。未来,工程市场能否在阵痛中孕育出新的生机,值得持续关注。